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精準成長》的讀後心得,這是一本和個人成長主題有關的書,教你如何透過幾個重要的大原則來「精準」的提升自己。這些原則都非常具體且容易執行,看完之後立刻就能實踐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精準成長,就從今天開始。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和大家分享書中兩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觀點,並附上我的個人看法,並於文章結尾處替這本書做個簡單的評價與總結。看完文章後,你會有以下三點收穫:
- 計畫法則:人生不能總是放棄,你得擬定策略
- 橡皮筋法則:勇敢拉鋸現在的定位與理想目標
-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計畫法則:你得擬定策略
很多人不是不想成長,而是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著手。同樣也沒有對未來有個具體的目標和 Roadmap,瞎忙一陣子後發現根本沒效,於是又回到原本的生活步調中,成長就此停滯…
這是非常可惜的,因為你只是不知道正確的方法而已。所以在這本書的多個原則中,我認為「計畫原則」是最重要的一環:你要先擬定策略,才有辦法有效率的成長。
那麼,我該如何制訂自己的成長計劃呢?
建立有效的成長系統
作者在這裡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建立成長系統。什麼是系統呢?書中的定義寫到,系統能按預期實現目標的過程,建立在明確、有條理又可重複的原則和實務基礎上。
簡單來說,就是一套能讓你達成目標的 SOP,讓你只需依照這些預先設定好的步驟執行,隨著時間積累,你離目標便會越來越近。
而要建立有效的成長系統,需要兼具以下這六點原則:
- 考量長遠的目標
- 區分輕重緩急
- 是否列入衡量的能力(是否具體)
- 配合實際行動
- 是否具有調理、組織
- 提升堅持到底的紀律
我的觀點:以終為始打造成長系統
這一段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系統化」,比起想到什麼就去做,建立良好的習慣與系統才是能讓我們脫穎而出的最大關鍵。
而書中所提到的六大原則,在我看來,核心價值在於「以終為始去制定你的成長計畫」。
比起亂買一些課程、報名一堆活動或是找導師,第一步要做的應該是先靜下心來思考「你想成為甚麼樣的人」、「你的長遠目標是什麼」。
要先能清楚知道自己的終點,才有辦法回推過程中應該要做哪些努力,這時才會需要考量後面那些具體、可量化的行動,還有自律的執行力。
但如果你連最一開始的目標就訂錯了,那你後面就算再拼命也不會抵達終點,只會白忙一場。因此我會建議大家,再開始你的成長計劃之前,先想想自己究竟想成為一個甚麼樣的人?
如果一時之間沒有想法也沒關係,多和家人、朋友或是一些你很尊敬的前輩導師請益,這些交流會促使你從不同面向去思考,過程中你會更加清楚你真正想要追求的目標究竟是什麼。
等到擬定好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拆解步驟並努力達成了!如果你對於這些步驟很感興趣,也歡迎透過社群或 Email 聯繫我,我很樂意和你分享我的經驗與看法!
橡皮筋法則:勇敢拉鋸現在的定位與理想目標
會分享這個原則是因為這深深影響了我現在的心境,我目前剛進入職場不到半年,照理說應該對未來充滿無限憧憬,工作充滿動力。
可是由於我有點像「越級打怪」,以零經驗的菜鳥之姿進到硬體業做產品經理,先不論該部門本來就非常忙碌,近期又因組織變動而使得我必須提前成為戰力扛下責任…
試用期過後我幾乎天天加班,每天工作超過 12 小時,學都來不及學的專業知識和專案管理技巧,搞得我有些身心俱疲,一度有想離開去找份安穩工作就好的想法。
可是在我重新拿起這本書,並讀完橡皮筋法則的內容後,我又重拾起了努力工作的動力與熱情,就算再辛苦也要堅持下去。
橡皮筋需要拉力才能拉得更常,同樣的,人需要壓力才能成長,如果我真的選擇逃避,那麼我將永遠不可能發揮出我的潛力,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
你可以忍受「平庸」嗎?
你可以忍受「平庸」嗎?
針對這個問題,我知道在現代人觀念的改變之下,其實很多年輕人是能接受自己就這樣平平淡淡的度過,但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希望自己一開始就接受這樣的生活。
平庸沒有不好,甚至你可以因此獲得更多時間去和重要的人們相處,同時嘗試更多工作以外的事情。
但我希望自己是在努力的學習與挑戰後,發現自己的上限後慢慢接受平庸的事實,而不是一開始就選擇躺平…
最可悲的莫過於「本來可以」
我之所以願意背井離鄉來台北打拼,甚至還選擇了科技業的產品經理這樣高壓、高工時且難度高的工作,其實就是想試試看自己究竟有多大本事。
說真的,其實我家境還算過得去,本身學經歷和能力也不差,如果真想平庸度日,在新竹找份薪水不高但安穩的工作一點也不難,甚至我還可以多出許多時間經營副業和興趣。
可是比起一開始就選擇這樣的路線,我更希望自己是在出去闖盪之後,在外面證明自己的能力並有所成長。
是我在出去闖盪之後,最後「選擇性」的回去做比較輕鬆的工作,享受應有的生活品質,而不是整天在那邊說「要是我當年選了XXX,我現在一定XXX」
正如同作者在書中所說,最可悲的莫過於「本來可以」,比起毫無資質,沒能發揮自身潛能才是最讓人難過的一件事…
我的觀點:趁年輕時大幹一場吧!
橡皮筋拉久了也會鬆弛,所以即使我認同作者的觀點,但我仍然認為到了一定年紀以後,應該要更注重你的生活品質、人際關係和經營興趣,而不是一股腦的壓榨自己。
不過年輕時真的應該要勇敢去挑戰,即使失敗了也沒關係,你一定能從中學到許多寶貴的經驗;如果覺得很痛苦,你應該感到高興,因為成長必然伴隨成長痛,適時的壓力能讓你學得更快。
比起成天吹噓自己「本來可以」,而是真正去挑戰過後的經驗分享,我認為後者會帶給你更大的收穫,同時也比較不會對自己的人生或職涯留下遺憾。
總結:為個人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我會給這本書 5 顆星的評價(滿分)
睽違兩年再次拿起這本書來閱讀,一樣能為我帶來許多正能量和新的成長思維。
兩年前我靠著「成長系統」的觀念一步步打造了這個部落格和增強自身能力,兩年後我靠著書中的法則重新找回對未來的期待,實在是令我收穫滿滿。
我非常推薦有心想成長、突破的朋友一定要來讀這本書,裡面的多個原則任一項都能為你帶來巨大的幫助,而且當你將這些觀念內化之後,在個人成長的領域下便已經打下良好基礎,發揮自身潛力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以上就是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讀書心得啦!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用 Email 或社群聯繫我,我一定會盡快回覆!
也歡迎大家訂閱我的電子報!目前的規劃是每個月寄出一封當月文章總覽,並和大家分享我這個月的工作與學習心得!讓我們一起成長吧!
P.S 我現在有和博客來簽署聯盟行銷合約,如果你看完文章後覺得心動,想購買此書的話,不妨透過這個連結前往博客來官網購買。不用擔心,你不需要額外付錢,而是原本的買書錢中,博客來會分潤部分金額給我,就當作支持我的創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