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威脅》讀後心得|影響人類未來的十大威脅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大威脅》的讀後心得。這本書明確指出了全世界在未來將面對的十個大問題,作者稱之為「大威脅」。其中包含停滯性通膨、人口結構失衡、去全球化、AI 取代人類、氣候危機等我們曾經聽過的名詞,但由身為經濟學家的作者以一種極具邏輯和證據的方式寫出來時,實在令人感到憂心。

作者 魯里埃爾.魯比尼 是美國一位極具盛名的經濟學家,當年能預測 2008 年的金融危機,被冠上「末日博士」的稱號。比起一般專家容易陷入偏誤的思考,魯比尼更可以用理性且客觀的角度,從手上得到的資訊去推斷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這也使得大家愈發看重這本書的內容…

《大威脅》這本書非常厚,我讀了將近一周才勉強看完。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幫大家迅速 Summarize 魯比尼提出的十大威脅,並在文末附上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同時也會給出我對這本書的評價。看完這篇文章後,你會有以下兩點收穫:

  1. 未來經濟的十大威脅:別以為這些事情還離我們很遠!
  2.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購書連結:博客來

未來經濟的十大威脅

正如同《大威脅》的封面所述,在這本書中一共提及了 10 個會對未來經濟、未來世界造成巨大影響的大威脅,每一個威脅都和彼此息息相關,當眾多威脅同時發生,世界政府和各大企業該如何應對?魯比尼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只能祈禱這些事情不要同時發生…

我們先迅速看一下到底是哪十大威脅,在接下來的段落中,我會用自己的方式和大家說明這些威脅背後的邏輯與可能的走向:

  1. 史上最大債務危機
  2. 失控的民間與公共債務
  3. 人口結構的定時炸彈
  4. 貨幣寬鬆陷阱與榮枯循環
  5. 大停滯性通膨來了
  6. 貨幣崩壞與金融動盪
  7. 全球化結束了嗎?
  8. 人工智慧的威脅
  9. 新冷戰
  10. 不再移居的地球?

一、史上最大債務危機

每當經濟出現問題,各國政府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提出振興方案,或是舉債來刺激經濟成長,這也使得絕大多數的國家都承擔著巨大的赤字,這在全球經濟持續成長時還不會特別嚴重,但當今天成長停滯、全球經濟陷入動盪,債務違約與破產的危機便會浮現。

而且不光是那些新興國家、開發中國家會受到債務的困擾,就連世界強權美國,也因為不斷提出的經濟振興政策、疫情的相關開支而使赤字暴增;

歐洲國家也有相似的問題,其中像是希臘和義大利就是很好的例子。截至 2021 年底,全球債務已經佔了全球 GDP 的 350%,沉重的債務負擔足以讓經濟成長陷入停滯。

特別是當現在美國因通貨膨脹而選擇升息,這會使得許多新興國家以美元作為外債基礎貨幣的實際負債價值大幅上升,最終無力償還而發起債務重組或違約,這種情形會像傳染病一樣擴散到全世界,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全球經濟將陷入另一次衰退,各國政府將為它們多年來來累積的巨額債務付出代價。

二、失控的民間與公共債務

想必大家都知道,當國內的大企業、銀行和人民們出現破產或營運上的問題時,政府往往會出手援助,特別是前兩者,如果是大到不能倒的類型,政府基本上不會坐視不管。可這麼做會造成幾個問題:

第一,政府會因此增加公共債務的規模,這會讓國家陷入風險,正如同第一個大威脅中提到的一樣,國家很可能會陷入違約或破產的窘境;

第二,當這些企業知道政府會出手相救,他們可能會更加大膽地去嘗試新的投資、更高風險的企業賭注,因為它們知道賭輸了還會有人來救他,可如果贏了,那就是賺大錢。

這使的民間企業與國家的公共債務迅速上升,稍微有點財務觀念的人都知道,債務問題不解決的話,遲早有一天會引發大問題,把焦點全放在今日,而不去想未來的債務問題,這會讓多數企業和國家付出慘痛代價。

除此之外,在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中,政府一向使用維持低利率、量化寬鬆的方式來刺激市場,這會使得大家過度依賴低利率帶來的好處,赤字缺口越來越大。

可當下一次的衝擊出現,利率不斷升高,便會使整個經濟體系陷入崩潰。這一點在 2022 年更是明顯,聯準會帶頭進行的不斷升息使得全球經濟陷入動盪。

三、人口結構的定時炸彈

簡單來說就是「高齡化」,隨著醫療體系的進步,人均壽命已經獲得大幅提升。也因為如此,社會福利的支出也將大幅提升,政府與年輕一輩的勞工將承擔更多的責任,以讓這套機制能持續下去。

那麼,政府增加支出的後果是甚麼呢?沒錯,財政赤字又要往上提了,這會讓前兩個大威脅所帶來的影響更加嚴重。但政府也不可能貿然剝奪那些退休人員的福利,這可能會引發部分人的抗議或不滿;

可如果繼續放任下去,年輕人也會覺得負擔過重而有所怨言,進一步造成生產力低落…

不只西方國家,其實大多數已開發國家都有這個問題,而隨著時間流逝,高齡化社會所引發的社會動盪或許已近在眼前。作者認為最快三年後,各國政府將為此傷透腦筋。

四、寬鬆貨幣和榮枯循環

前面其實已經有稍微提到,這幾十年來,各國政府在面對到通貨緊縮、經濟成長趨緩的時候,一蓋採用寬鬆貨幣政策來鼓勵企業與民眾把錢拿來投資,讓經濟恢復熱度,達成景氣榮枯的一次循環。

但這樣做卻讓大家累積過多債務,而債務會帶來的影響,前兩項大威脅都有提到,這也是作者之所以擔心寬鬆貨幣最終會導致經濟泡沫化。

我們已經習慣用舉債、寬鬆的貨幣政策、量化寬鬆和零利率來刺激經濟,忽視了背後所隱含的龐大債務體系,讓全世界陷入一個不斷孕育、壯大債務的負面循環,如今當債務已經超過一定比例、世界因為各種地緣衝突而使通膨上升,各國央行不得已採取升息時,資產泡沫化已近在眼前。

五、大停滯性通膨來了

什麼是停滯性通膨?作者寫到:當雙位數的通膨率、難解的失業問題、持續的經濟衰退等狀況同時出現時,便可稱作停滯性通膨,會伴隨著高通膨的經濟停滯

不覺得這些形容和我們在 2022~2023 經歷的狀態很像嗎?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出現雙位數的通貨膨脹、科技業聲勢一落千丈,裁掉了數以萬計的員工,經濟看起來正要走下坡,各國元首都在擔心未來的國家發展…

沒錯,停滯性通膨即將來臨,作者還給了幾個全球潛在的負面衝擊,會在日後一一浮現,破壞經濟動能並提高生產成本,最終帶來通貨膨脹持續升高的後果。

這當中包含人口結構高齡化、去全球化與保護主義盛行、美中衝突將演變成新冷戰、地緣政治的衝突等等,我會在後續的段落和大家詳加分享。

總之,目前看來全球經濟沒有好轉的跡象,高通膨、高失業率和衰退的經濟成長,這樣的未來正等著我們。再加上債台高築的政府和民間企業,未來的十年或許真的如作者所寫的一樣慘淡。

六、貨幣崩壞與金融動盪

在這個段落中,最引人深思的洞見是「美元的霸權地位將受到挑戰」,美元一直是世界上的強勢貨幣,許多國家都已美元作為匯率的基礎,但作者認為,在未來幾年,美元的地位將受到挑戰。

首先,因為政策制定方向的影響,美國的財政其實已經陷入嚴重赤字;而近期為了對付俄羅斯、中國等國家,將美元當作國際制裁的武器,凍結了俄羅斯的外匯帳戶、並且對中國的貿易設下重重限制。這些都讓一些和美國立場不同的國家開始思考脫離美元體系的可能性

簡單來說,就是分散風險,把外匯的存底多元化,不再依賴美元,進而可以擺脫美國的控制。關於這一點,中國也有所準備,積極創造數位人民幣,期許能在亞週與新興國家經濟體中發揮影響力,進而削弱美元的地位。

除了美國,歐洲各國也沒有好到哪裡去,經濟發展的不一致,使得強國與弱國之間的關係陷入微妙的局面,債務的上升也讓部分國家瀕臨破產(希臘、義大利),該如何在未來穩定這些國家的局勢,會是歐盟能否持續下去的關鍵。

其實這一段中還有提到關於加密貨幣的看法,但我個人覺得這並非是最大的問題,因此省略不提,有興趣的朋友就請自己搜索囉!

七、全球化結束了嗎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從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時就有些許徵兆,資本主義造成的貧富差距使得保護主義逐漸興起,在已開發國家中更加明顯。

英國的脫歐、美國開始設下貿易限制與禁止移民進入等等,無非都是希望能夠保障自家國民的權益,但是這樣做只會使企業營運的成本上升、競爭力逐漸下滑。

在全球化的貿易模式下,我們可以採用效益最大化的觀念來讓各國各司其職,用最低廉的成本製造出最好的產品,並且在關稅協定之下壓低價格,讓消費者享有物美價廉的商品。

可是近年來美中衝突愈發嚴重、烏俄戰爭的打響也使世界各國被迫要選邊站,這會讓全球的貿易開始脫鉤,陷入雙方對立的貿易戰。在這場戰爭中,沒有人會真正獲得好處,只會加深對彼此的傷害,讓經濟陷入蕭條…

很多中下階層的人認為,是全球化搶走了他們的工作,勞力密集的產業外移、移工的進入使得他們找不到工作等等,但其實更多的改變是技術上的變革取代了低價值的工作,工業革命初期的商業模式已經不適用。可如果認為去全球化就能解決問題的話,那也太天真了,這樣做只會讓物價上升、企業競爭力更為低下而已。

八、人工智慧的威脅

關於 AI 是否會取代人類的討論,早在幾年前就吵得不可開交,但隨著近期 ChatGPT 和一堆 AI 工具的出現,再次喚醒了人類對這件事的恐懼。

作者和美國 DeepMind 的共同創辦人聊到這個問題時,對方提到,目前大約僅剩五個主要技術創新,再過二十年左右,AI 技術即將來到「奇點」,AI 將達成巨大突破,處理許多高技術且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屆時將會有「非常多」的工作被取代。

不僅僅是那些低技術、低價值工作,就連醫生、律師等目前看起來很不錯的高尚職業,也會被技術突破的 AI 給取代。

到時候,AI 資本的掌握者將掌控世間絕大多數的財富,社會將陷入嚴重的兩極化,政府若無法提出相對應的政策來抹平其中的差距,會引發社會暴動,社會將不再有公平可言。

九、新冷戰

這個章節比較多是在討論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兩大強權究竟能不能和平共存?目前看起來是相當困難,政治生態的不同也讓彼此之間的溝通增添更多阻礙。

隨著中國經濟逐漸成長,美國開始擔心中國威脅到它世界強權的地位;而中國則是有著想取代美國、稱霸全球的野心,這也讓這兩國越走越遠,全球關係將出現新局面。

美國這陣子積極對中國施以貿易限制,不准高技術的晶片輸入到中國,為的就是想減緩中國的技術發展,讓它們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可中國也不是吃素的,加上其實許多新興國家對西方國家並不感冒,中國會不會因此建立起一個以它為中心的新體系?再算上俄國作為盟友,西方國家已經不像之前一樣能隨意掌握局面。

因此,作者認為,新冷戰無法避免,雙方在經濟、軍事上的布局與互相猜忌將會使全球陷入冷戰的局面,世界強國陷入對立,無法共同解決其他問題,互相制衡使經濟成長陷入趨緩,氣候變遷這類全球性的議題無人問津。

十、不再宜居的地球?

最後一章談的是氣候變遷,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大家早就耳熟能詳,每年都召開的 COP 氣候峰會便是讓各國討論此事用的,但說實話,我壓根看不出各國政府有想認真看待這個問題的誠意

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局混亂,經濟陷入停滯的當下,該如何讓自己的國家變強才是最重要的。

哪怕我們知道過不了幾年,地球的極端氣候會愈趨惡化,但沒有一個國家元首會願意當這個領頭羊,犧牲自己國家的權利來改變這個問題。「搭便車」心態在這個議題上面表現的淋漓盡致,也難怪眾多環保團體和年輕人都對此感到憤怒。

可是,身為一般老百姓的我們又能說什麼呢?嚴格來說沒有一個人是徹頭徹尾的壞蛋,大家只是想讓自己的派系、國家變得更好,不同的意識形態之爭讓人類始終無法團結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在令人失望之餘,也開始擔心五年後的地球會變成甚麼樣子…

提到氣候變遷,我必須得提一下馬斯克的名字,雖然大家不見得喜歡他,但是在能源轉型和移民火星的願景上,我認為他是唯一有在認真想解決問題的公眾人物,比起等各國政府搞定那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我更願意把希望放在這位評價兩極的企業家身上。

究竟,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面對氣候變遷的問題?如果地球真的不再適合居住,我們人類又該何去何從?作為這本書的結尾,實在是再恰當不過,未來十年看起來是一片混亂,我們都必須做好準備。

圖片來源:Pixabay

總結: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我會給這本書 5 顆星的評價(滿分)。

但必須說,這本書除了內容眾多之外,還有許多經濟學上的理論、國際時事的討論以及一些邏輯上的分析,對於一般人來說真的超級難讀,就連我這個習慣閱讀的人(而且對主題有興趣),都必須花上整整一個禮拜才把整本書看完,過程中也一度想放棄。

雖然需要花很多時間,但內容真的超級精彩,如果你對於討論這些問題相當感興趣的話,《大威脅》詳細的敘述和研究資料會讓你收穫滿滿。

總結來說,看完這本書後真的會對我們的未來感到憂心重重,不只是因為作者描述的問題後果十分嚴重,更是因為這些問題似乎已經無法避免,且一環扣著一環,一旦引發連鎖反應,全世界會瞬間陷入動盪不安的局面。

烏俄戰爭仍在持續、通貨膨脹也絲毫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美中之間的地緣政治衝突愈發激烈…無一不顯示了作者的擔憂有其合理性存在,這樣下去,五年後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不想太過悲觀,但仍建議所有人要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安逸的日子似乎已經結束,在前面等著我們的,會是一個充滿問題與不確定因素的未來。

收到更多巫師札記的內容

總算在今年做出新嘗試啦!目前還是試營運版本的電子報!每個月我至少會寄出一篇關於我當月文章的摘要與重點整理,你可以針對有興趣的主題來閱讀!除此之外,我也會不定期的寫信分享近期的學習點和心得,也希望透過電子報來和大家有更緊密的互動!

只要訂閱巫師札記電子報,我就會免費寄出一份關於「如何提升閱讀效率」的電子書,幫助大家更有系統的吸收與學習書上的知識。日後也會持續分享有意義的內容,請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