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從容心態》的讀後心得,這本書主要談的是「時間」和「金錢」之間的取捨。人生在世,時間是有限的,我們若是一直用時間換取金錢,那麼只會讓自己始終處於忙碌之中,無法有餘裕且自在的過生活。
書中給了很多案例與作者的見解來告訴我們可以如何擺脫這個狀態,獲得不焦慮、不窮忙的心態。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和大家分享兩個令我收穫最多的觀點,並附上我的看法,最後再於文末替這本書做個簡單的摘要與總結。
看完文章後,你會有以下三點收穫:
- 為什麼時間會匱乏?六大時間陷阱
- 在日常生活中優先考慮時間
-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為什麼時間會匱乏?六大時間陷阱
相信不只是我,多數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有一種「時間怎麼一直都不夠用」的感覺,書中將其稱之為「時間匱乏現象」。
很多人都以為是工作時間增加所帶來的影響,但研究顯示,在過去的五十年裡,美國男性每周的閒暇時間增加了 6~9 小時;女性則是 4~8 小時,所以其實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作者寫到,這通常和我們怎麼看待時間以及對時間的珍惜有關,這既是結構性、也是心理性的問題。
如果想要改變這個狀況,就得先認清時間陷阱(讓我們覺得總是沒時間的罪魁禍首),然後把它們從生活中一個一個找出來。
時間陷阱#1:科技
這點我是心有戚戚焉,現在的科技進步使得我們隨時隨地都能接收訊息,即使下班之後,我們還是有可能被新郵件、新訊息給影響。
更別提那些社群媒體,只要一有訊息進來,我們便很容易放下手邊的事情去做回覆,這也使得我們的休閒時間被這些小事件給碎片化了…這很顯然不是件好事。
讓我們看一點具體的例子,像是一邊健身還要一邊回覆老闆訊息;家庭聚餐上一邊吃飯一邊壓低聲音參與電話會議;在學校看孩子表演的同時還得查看工作郵件,這些都會讓我們沒辦法好好享受當下的活動,即使歸類上這屬於你的閒暇時間,但你根本沒有放鬆到。
現在手機和電腦已經完全入侵我們的生活,不像以前可以將休閒和正事切的這麼清楚。此外,碎片化的訊息也一直讓我們難以集中在手上的事情,這讓人緊繃的神經始終難以放鬆,是感到時間匱乏最大的原因之一。
時間陷阱#2:金錢至上
第二個容易讓我們陷入時間匱乏的陷阱,作者認為是「工作優先、賺錢至上」的文化。我們一直都被灌輸錯誤的觀念,認為只要賺很多錢,我們就會非常快樂。但真的是如此嗎?
其實已經有很多研究指出,當我們賺的錢超過一定金額,其實再往上追求也不會讓你的滿足感獲得更大的提升,反倒是你需要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來產出對得起這份薪水的結果,這反而會讓人更有壓力。
而隨著你的財富增加,你會越想和比你更富有的人進行比較,不斷追逐金錢,失去了對生活與人際關係等重要事情的關心,陷入惡性循環。
時間陷阱#3:低估時間的價值
簡單來說,就是習慣用時間換取金錢,但卻忽略了時間背後的隱性成本。舉例來說,我們為了買到最便宜的衛生紙而跑了三間超市,最終買到了可以省下台幣 100 元的大包衛生紙。
看起來很划算,但過程中你花的那三小時,以及跑不同超市的過程中所消耗的汽油,甚至是你焦慮的心情等等,其實都是你沒有注意到的隱性成本。
為了省錢所花費的時間和精神上的消耗,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有價值的多。我自己也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只要是能花錢省時間的東西,我基本上都會買單,因為對我來說,充裕的時間所帶給我的安定感,遠比這些錢要來的有價值。
時間陷阱#4:忙碌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徵
這點我超級認同,就連我還是學生就已經有這個現象。現在的人更崇尚所謂的 Hustle Culture,因為主流媒體的渲染,我們對於工作忙碌者的崇拜之情,比過去幾十年都還要來的嚴重。
甚至,我們會覺得忙碌是一種有能力的象徵,能者多勞不外乎如此,工作越忙,似乎代表你對這個社會越有價值。
我在大學期間也曾陷入這樣的迷思,總是想把自己的時間塞得滿滿的,實習、培訓計畫、系上活動和社團幹部,不管是什麼,只要能讓我學點東西,我都想花點時間去參與。最後甚至犧牲了人際交往、休閒娛樂的空閒時間,似乎生活的一切就只是為了工作。
但其實這只是一種讓你自我感覺良好,卻會讓你身體不健康、心裡也不快樂的一種做法。讓自己時刻處在時間匱乏的狀態,同時還要承擔工作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時間久了絕對會讓你感到不痛快,甚至會影響到你周遭的親朋好友們…
時間陷阱#5:空閒嫌惡
因為現在生活中的刺激太多,以至於我們反而難以適應獨處、靜下來的生活。當我們閒下來時,往往會下意識地拿起手機或電腦開始瀏覽資訊,而沒辦法真正的靜下心來和自己獨處。可事實上,無所事事的獨處已經被證明是一種寶貴的休閒方式,能大大提升我們的時間充裕感。
這也是為何有那麼多人在推動正念、冥想等練習,讓自己的大腦閒下來,好好與內心對話,這絕對比無時無刻都讓大腦處於忙碌狀態而形成壓力要來的有價值許多。
時間陷阱#6:「好…糟糕!」效應
作者用一句話很好的解釋了這個陷阱,那就是:以為明天會有時間的虛妄承諾。這個說的是我們習慣對人說「好」的特性,總覺得自己未來還有很多時間,因此先答應下來應該沒問題吧?
殊不知等到那一天真的到來時,你卻因為錯估了時間而必須取消或趕著去赴下一場約,搞得你身心疲倦之外,和你有約的那些人想必也不會感到開心。
在日常生活中優先考慮時間
在讀完上面這一連串的時間陷阱之後,其實我也對自己過往的價值觀進行了深度的思考與省思。我發現我雖然一直喊著「人生很短,要好好把握」,可我所做的一切卻和其背道而馳…
不停的工作、上線上課程、接案、找實習,而忽略了和周遭的朋友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就連最喜歡的運動、外出旅遊等等也都被我拋諸腦後,想著「等我成功以後再做這些事就好了」…
但這樣真的是正確的嗎?我在讀完這本書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而作者在這段落寫的內容也給了我一些啟發。
三件事讓你保有時間充裕的心態
從書中的內容可以看出,作者認為時間匱乏比較像是心態面的問題,因此若想重拾時間充裕的心態,我們應該要做出一些改變思想的行動。以下三件事是作者給出的建議:
- 讓自己打從心底相信,時間的重要性至少和金錢一樣(這點我真的覺得好難)
- 在做關鍵決定的時候,不要忘記自己的價值。
- 審慎做出策略性的選擇,讓自己每天、每週、每月、每年都能有多一些時間。
反省與紀錄才能真正落實改變
上面提到的比較像是較為抽象的心態建立,而作者同時也提到,如果像落實上面這三件事,你的生活中必須要包含以下兩點行為:
- 時時反省:因為這樣你才能察覺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不就是動腦想一想而已?但根據行為科學的研究,人腦為了逃避令人不舒服或難以接受的事實,就是有本事把思維扭曲成虛幻的艾舍階梯。因此我們一定要有意為之、徹底誠實的進行反省。
- 勤於紀錄:寫下我們對於現實生活時間充裕的希望(這點我覺得蠻重要)、觀察、計算和計畫。早已有大量研究證明做紀錄非常有用,在這個行動裡更是極為重要。
我的觀點:改變你對時間的看法
對於時間的感受度,每個人會因為心中信念與想法的不同而對此有不一樣的感受,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裡也一樣,而如果我們想重拾時間充裕的生活,就必須改變對於時間的看法。
以我來說,我這人有個毛病,就是什麼都想要,而且很喜歡預先規劃未來的路徑與目標。這會使得我的待辦事項永遠都長長一串,而我每天就是被自己設下的種種小目標追著跑。
這讓我就連在等當兵的這段期間都感到小有壓力,明明沒有硬性規定要今天完成,但我心中的聲音卻會一直要我趕上進度,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
但在我看完這本書之後(還有近期讀的《別慌 一天只做三件事就好》),我發現我似乎忘記了最初的人生目標,到底把自己逼的這麼緊,是我真正想過的生活嗎?人生很短,搞不好一個突如其來的意外我們就沒了,一直規劃未來,不斷延遲享樂與逼迫自己是正確的嗎?
當然,我不是說大家就應該放飛自我,趕緊及時行樂,但是千萬要注意別讓自己過得一點生活品質都沒有。而且,在該放鬆的時候就應該放過自己,好好享受當下的時光(就像現在的我)。
如果現階段沒有太多必須完成的工作,那就給自己多一點休息的時間與空間吧!重新找回對生活的熱情,活出不後悔的人生。
總結:改變我的時間匱乏毛病
我會給這本書 5 顆星的評價(滿分)。
在我大學期間,我為了拓展自己的視野與能力,參加了非常多業界的課程和實作專案。過程中我發現,那些在我眼中閃閃發光的前輩們,其實也都被手中的工作壓得十分吃力,加班、超時工作早已是常態,可當時的我卻把這個視為「有能力」的象徵,也因此很想追上他們的步伐,成為一個忙碌的人。
可隨著我這陣子的沉澱(多虧了等兵單),我開始思考這樣做真的有意義嗎?很幸運的,我家雖然並非超級有錢,但至少沒有負債、車貸房貸以及父母需要我扶養,我只需要讓自己不要餓死就好了。同時我也沒有什麼想拯救世界的大目標,這樣的話我到底該追求些什麼?
社會崇尚的大忙人文化,真的是我想要的東西嗎?我想並不是。
我真正想要的,就是和身邊重要的人維持親密關係,把時間花在能真正帶給我快樂的事情上。我希望我能在接下來的日子中擺脫這些過去影響我很深的「成功學」理論,試著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活出我理想中的生活。
P.S 我現在有和博客來簽署聯盟行銷合約,如果你看完文章後覺得心動,想購買此書的話,不妨透過這個連結前往博客來官網購買。不用擔心,你不需要額外付錢,而是原本的買書錢中,博客來會分潤部分金額給我,就當作支持我的創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