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拆掉思維裡的牆》的讀後心得。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的人生設計大師,開設了一間專門在做職涯規劃課程的公司,他本人也時常在網路上發表文章,更是出了好幾本暢銷書,是中國頗有名氣的作家。
《拆掉思維裡的牆》其實早在 13 年前就已經出版過,但作者在 2 年前又再將他這些年來的體悟做整理,加入到新版中,這才有了這本書,可以說與時俱進也不為過。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分享兩個令我印象深刻的觀點,並附上我的一些想法,最後於文章末段替這本書做個簡單的評價與總結。看完文章後,你會有以下三點收穫:
- 成功學不能學:誰說堅持一定會成功?
- 拒絕受害,掌控生命:拆掉「受害」這堵牆
-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成功學不能學
我很喜歡作者這麼直接的點出了「成功學」的不切實際,雖然這本書在我看來也算是雞湯文學,但就憑他在這段所寫出的內容,就值得我另眼相看。
「成功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混得太慘的人也不多,大部分人都過著既不太成功也不太失敗的日子。」
只要是有好好上過統計的人應該都聽過「常態分布」的概念,這個曲線很好的說明了,那些離群值永遠都是少數,多數都會停留在某個值前後,也就是普通。
這說明無論你多麼努力,都有非常高的機率和一般人一樣,領著普通的薪水、做著普通的工作,然後過完平凡的一生。
我也想像比爾蓋茲一樣輟學創業!
我超級喜歡作者在這裡分享的關於「比爾蓋茲如何成功」的故事。作者提到,他經常在一些分享成功學的演講中,聽到講師分享關於比爾蓋茲的故事。
大致上就是在說,比爾蓋茲也沒有讀完哈佛,但他卻可以休學,並成為偉大的企業家。所以同學們,不要害怕放棄學位,去做你喜歡的事情吧…
其實相似的言論我們也或多或少聽過,像是臉書、蘋果的創辦人都沒有讀完大學,而是為了追求夢想輟學創業,那如果我想和他們一樣成功,是不是也該這樣做?
作者說:別傻了,真以為自己和他們一樣嗎?
他有翅膀,你有嗎?
你知道比爾蓋茲為什麼能從哈佛退學?這是因為他有一個不需要自己支援的富裕家庭,爸爸是知名律師,媽媽是大銀行家的女兒。
而在他國中的時候,他就被父母送到一間昂貴的私立中學,當時學校花大錢購置了最先進的程式設計機器,讓他成為了世界上最早接觸電腦程式的一群人。
同時,他的母親還和 IBM 的高層管理者有著緊密的關係,這和比爾蓋茲日後和 IBM 簽訂合約,開啟事業的第一步有莫大的幫助。
沒錯,家庭背景、足夠的資源培養和關鍵的人脈,才造就了今天的比爾蓋茲。如果他今天什麼資源都沒有,你覺得一個年紀輕輕的哈佛退學生,真的能這般順利地獲得成功嗎?
如果你不像比爾蓋茲一樣,有著良好的背景支撐,作者說你最好還是保守一點。當然,你還是有機會成功,但請不要模仿比爾蓋茲:他有翅膀,你有嗎?
誰說堅持就一定能成功?
除了一些偉人傳記的迷思以外,作者還破除了一個在當今社會根深柢固的成功學概念:堅持就能獲得成功。
我們都聽過那種「十年寒窗苦讀」、「苦苦追求心上人」然後最後成功達成目的,獲得理想人生的故事。可你有沒有想過,之所以會花這麼長的時間,是因為你用錯方法了?
這裡作者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每天都會到公司樓下等喜歡的女孩下班,就這樣堅持了整整半年。可對方不但不領情,反而愈發不耐煩,這讓他很煩惱。
作者問他為甚麼還要繼續,他說「我相信只要我堅持下去,一定能打動他的」。可作者毫不留情的點破了真相:你用一個方法嘗試了半年都沒有達到效果,你堅持的是等他還是打動他?這個方式不管用就換一個啊!這樣才有機會打動他。
半個月以後,年輕人高興的告訴作者,在他改用 Email 和女孩交流後,內向的她很欣賞他的文筆,於是兩人順利在一起了。如果他繼續堅持在樓下等人,就不會有這個光景出現。
我很喜歡作者寫的這段文字:
堅持不等於成功,堅持只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放棄也是成功的必要工具。正如我們修理一輛汽車,你會堅持只用板手,而不用螺絲起子嗎?我們既可以用板手,也能用螺絲起子,關鍵的問題是,把車修好。
我的觀點:不要輕信成功學
隨著我的閱讀量越來越多,寫了好幾百篇文章以後,我發現我開始培養出「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過往我對於成功學的理論可說是照單全收,畢竟喝下一碗雞湯,全身充滿動力的感覺真的還不錯。
但是這真的是正確的嗎?我真的能依靠這些理論獲得所謂的「成功」?還是我只是活在他人建構的理想世界裡?在看完作者一針見血般的論述,我總算明白了。
確實,成功學想傳達給我們的態度,包含積極上進、勇於挑戰以及承擔風險,我認為都是很好的特質,值得我們學習。但同樣的,我們也要看清自己有幾斤幾兩,而不是趁著腦子一熱就貿然行事。
你手上有足夠的資源和人脈嗎?你的做法是正確的嗎?如果失敗了,你有留條後路給自己嗎?
不要只看到成功人士光鮮亮麗的那一面,那些都是少數中的少數。只有在你充分了解自己,並做好準備,才初步具備挑戰的資格。
拒絕受害,掌控生命
你也有「受害者心態」嗎?總是覺得身旁的人對不起你、大環境太差抑或是運氣不好,反正無論如何都不是我的問題。天哪!我真的是太倒楣了!
或許你會覺得太誇張,但其實我們或多或少都曾有過類似的心態,試圖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好讓自己好受一些。不信的話我們來看一些例子:
- 考試考差了,面對父母的追問,你會說「不是我不好好學,是老師教得不好!」
- 任務沒有達成,面對老闆的質疑時,你會說「不是我的問題,是客戶太機車了!」
- 和另一半吵架分手了,面對朋友的關心,你會說「不是我的問題,是他太容易發脾氣了!」
讀到這裡,你看出些什麼了嗎?
讓人上癮的受害者心態
作者提到,總是有些人習慣性將自己的痛苦和快樂放在別人身上,認為我之所以會有今天,都是XXX造成的。
因此無論身旁的人給予什麼樣的建議,或是鼓勵他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他們都不為所動,持續活在「受害者」的世界裡。
為什麼他們不願意走出來呢?這是因為成為受害者其實有不少好處:
- 好處一:推卸責任,保住面子。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有從我前一段提供的例子感覺出端倪,沒錯,受害者心態能讓我們避免承擔責任,只要編故事就好了。一切都是別人的錯,跟我有什麼關係?於是慢慢的,他們也開始相信自己活在一個老師不好、客戶很爛、另一半問題很多的世界裡。 - 好處二:吐苦水的「悽慘故事會」。
作者提到,受害者都有一個共同嗜好,那就是迷戀受害者的故事。簡單來說就是互相分享自己有多慘,碰到更慘的,你會得到慰藉;而如果你是最慘的,也同樣能得到眾人的安慰,就這樣,他們持續活在這個充滿負面能量的圈子裡,慢慢習慣 - 好處三:自我傷害,綁架他人。
簡單來說就是情緒勒索的一種,像是「如果你和我分手我就去自殺」、「我犧牲了這麼多才把你養大,你不能不聽我的話」等等,都是常見的狀況。
而正是因為我們能透過受害者心態得到短暫的快樂和安全,才讓人難以跳脫。可是這樣做的下場就是永遠的失去了自信、自省的能力。
最可怕的是,我們失去了對生命的掌控,把自己的快樂和成功與否都交給別人掌握,這無疑是一種折磨。
不要把命運放在他人手上
其實我覺得作者在這段想傳達的概念,和我之前所讀的《被討厭的勇氣》中,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觀念有相似之處。那就是:你的人生始終掌握在自己手裡。
試著換個方向思考吧!我們能掌控老闆在想什麼嗎?能掌控另一半如何思考嗎?能掌控明天不要下雨嗎?當然不行,我們唯一能掌控的只有自己。
我們可以試著從過往和老闆的相處中找到適合的溝通方式;能成為一個願意和另一半溝通內心想法的好對象;可以在外出前多帶一把傘避免被雨淋濕…
看到了嗎?只要我們願意,便可以掌握些什麼。這也是作者提到的態度:
拒絕受害,掌控你的命運。
我的觀點:心態致勝
我非常喜歡作者在這段的見解,因為身旁實在有太多「受害者」了,每次聽到他們抱怨東抱怨西,卻始終不願意負起責任做出改變,我下意識地就會覺得很煩燥。
當然,我也曾經是受害者的一員,當我碰到親人相繼離世、考試失利和人際關係的衝突時,第一反應也是找藉口開脫,認為我才是最可憐的,大家應該要來安慰我。
Ok 我也確實得到了理想的效果,可是之後呢?在我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的同時,也宣告了我無力改變這個狀況(因為是對方的錯),我只能持續待在這負面的情緒裡,一天比一天還憂鬱…
後來隨著我下定決心要奮發向上,我決定無論結果如何,我要把自己能做的事都做好,最後就算失敗了也不會後悔。
這個心態幫助我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仔細檢討我在過程中有哪些細節沒有顧到,如果再來一次我會怎麼做?
沒有人是完美的,無論如何我都能發現自己的某些錯誤,所以也更能理解老闆、同事甚至是家人與愛人可能也不是故意要讓你難受的。
而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做好準備工作,面對突發狀況積極做出應對,最後坦然接受成果。
一個心態上的轉變讓我成為一個更有自信的人,因為我相信我有能力應對與處理每件事。擺脫受害者心態,重新掌握人生的感覺真的非常棒,也希望大家能早日悟道,重新掌控自己的生命。
總結:挑戰你的舊心智模式
我會給這本書 5 顆星的評價(滿分)。
這本書真的很精彩,同時也不得不說,中國的暢銷書作者還真的挺有一套。我個人很喜歡這類雞湯文學,之前也看過很多本,但最令我驚艷的往往是中國作家(這是為什麼呢?)
回到正題,這本書用不同的角度切入許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包含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如何活出精采人生?你是安全感的奴隸嗎?成功學不能學等等…
每一段都會挑戰你原有的心智模式,讓你從全新的角度去看世界。這個過程將重塑你的價值觀,刷新你的認知,達到脫胎換骨的效果。
非常非常推薦給年輕的朋友們閱讀,畢竟越年輕越有機會和時間做出改變。我也還在調整的過程中,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在這條路上前進、彼此勉勵。
P.S 我現在有和博客來簽署聯盟行銷合約,如果你看完文章後覺得心動,想購買此書的話,不妨透過這個連結前往博客來官網購買。不用擔心,你不需要額外付錢,而是原本的買書錢中,博客來會分潤部分金額給我,就當作支持我的創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