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剛進職場時,看著那名為 BOM 表的 Excel 檔案,密密麻麻的物料資訊讓我一陣頭皮發麻。
但隨著接觸的時間越來越長,我才逐漸領悟到 BOM 的重要性,以及身處硬體業(製造業),BOM 真的是必學概念。
我會在這篇文章中簡單跟大家分享 BOM 的核心觀念,以及自身在工作中學習 BOM 的經驗,讓正在學習 BOM 的你(我猜也是因為這樣才會來看這篇文章),能更快的吸收和適應 BOM 的架構和流程!
BOM 是甚麼?
BOM 的全名是 Bill Of Material,也就是物料清單,記錄了一個成品需要多少種類、多少數量的零件和原物料,越精密/複雜的產品,BOM 表也會越複雜。
以手機這個產品來說好了(畢竟我是手機 PM),它的 BOM 表就會包含相機、電池、螢幕、背蓋、電路板等項目,而 BOM 還有所謂的「階層概念」,每個大項底下還會有不同的物料清單。
因為手機是由許多不同的模組組成,而這些模組又有它本身的 BOM 架構(相機、電池同樣由許多原料組成),所以最後一支手機的 BOM 表就會非常龐大,看起來非常噁心…
換句話說: 由各式火鍋料組成的火鍋
通常為了避免第一次接觸 BOM 的人無法理解上面說的物料概念,常見的解釋方式就是以「火鍋」為例,今天一個完整的火鍋套餐,它是由青江菜、高麗菜、火鍋料和白飯等項目組成,火鍋的 BOM 表就會長得像下面這樣:
成品: 火鍋
下階 BOM:
- 階層一、蔬菜盤
- 階層二、高麗菜
- 青江菜
- 絲瓜
- 芋頭
- 火鍋料
- 蛋餃
- 魚餃
- 燕餃
- 醬料
- 沙茶醬
- 傳統醬油
- 蔥薑蒜
- 主食
- 烏龍麵
- 白飯
基本上這個例子就很好的說明了 BOM 的概念,成品是由階層一的幾個大項目組成,而這些大項目底下又有許多的原物料,不斷往下 Break down,最後組成了一個階層架構明確的 BOM 表。
為什麼要有 BOM?
隨著在這個產業待得越久,愈發知道 BOM 的重要性。不管是採購與庫存管理、成本控管還是生產製造,都需要依靠 BOM 的資訊來進行。
正是因為有 BOM 表,我才知道今天要生產 3K 的成品,分別需要買多少原物料,買多少才不會造成呆滯或缺料,根據現在的排產計畫,多久之後料會用完?
正是因為有 BOM 表,我才知道每一個 Key part 的成本,不要看每顆料只有 0.0X 元好像很便宜,積少成多也會讓你的成品成本高的嚇死人…
明確知道每個大項的成本價格,才能有效率的 review 與 cost down。
正是因為有 BOM 表,工廠才知道要拿哪些原料來組成成品,依 BOM 作業也讓產線更有一致性與方便管理,確保產品的品質。
我要多久才能學會 BOM?
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做中學是最快的。比起盯著教材看上一整天,還不如實際投入 BOM 的作業(建 BOM、掛入下階、管理 BOM 表)。
我當時也是花了一個月每天不停的試錯和學習,憑感覺一路跌跌撞撞,中間當然有錯了又錯,被其他單位噴到臭頭的時候,但也是因為這些慘痛的經驗,讓我學的特別紮實。
學會和精通 BOM 是兩回事,如果只是學會概念並且能正常操作的話,我覺得 2 週~1 個月就相當足夠了,剩下的就是看個人造化,在實作中一步步加深自己對 BOM 的理解。
同時你也會隨著更加了解自己看的產品,而提升對 BOM 的組成和掌握度。所以如果你還只是個小白,別擔心,一切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好的!
個人分享: PM 也要會看 BOM?
我的職位是 Sales Product Manager,主要的工作是開規格、管控產品成本/費用以及滿足業務/MKT單位的需求。
我最一開始接觸 BOM 的時候,只覺得這很生產管理,到底為何我一個 PM 要懂這些? 但隨著我知道得越多,我才慢慢理解它的重要性。
在看產品成本時,我們會將整個 BOM 表攤開,去看它的 BOM Cost,看每個零件分別是多少錢。
這會幫助我們在設計產品時更有概念,若要加強相機功能會需要 Cost up 多少? 我又可以拿哪個地方的零件 Cost down 去抵銷?
除此之外,關於前線的貨物需求,我該如何判斷可否滿足? 手機產品的組成複雜,其中有許多料的備料時間很長(20 週以上),我該如何判斷一次要買多少? 該如何和業務討論這一年的銷售規劃?
這些都是 base on 你對 BOM/物料的理解,要有足夠深厚的 Knowledge 才能夠回答的問題。
說真的,我現在也還在學習的道路上XD 這篇文章剛好整理了一下我對 BOM 的理解,以及它是如何被應用在我的工作上。
今天的分享差不多就到這邊!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我的工作內容,或是更多關於 BOM 的細節,歡迎透過我的社群帳號來聯繫我,我很樂意和大家交流更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