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被貼滿了標籤》讀後心得|身障社工的獨白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們都被貼滿了標籤》的讀後心得,這本書由一位專門負責身心障礙者的社工所寫,在書中分享了他職涯中印象最深刻的個案故事,看得我是雞皮疙瘩,非常非常精彩且令人感動。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分享其中兩個我最喜歡的故事,以及我的看法,最後再於文章結尾處替這本書做個簡單的評價與總結。看完文章後,你會有以下三點收穫:

  1. 故事的完美結局:這就是現實
  2. 你不給錢,我就死給你看
  3.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故事的完美結局

這是整本書裡,最讓我震撼的個案。

個案是一對夫妻,丈夫是傳統產業的輪班工作者,卻在某天晚上突然昏倒,送往醫院後被診斷出是血性中風,也就是變成了所謂的「植物人」。

而當年,夫妻倆都才二十八歲,結婚剛滿三年。

妻子回憶起當時的心情,總覺得還這麼年輕,將來一定會好起來的,可當作者第一次探望他們時,是在丈夫失能後的第十年。

不離不棄的模範夫妻

這個段落其實寫了很多關於夫妻互動的細節,即便丈夫已經失去語言能力,但因為朝夕相處,妻子一眼就能判斷出他要甚麼,看得既感動又心酸。

而即使照顧的壓力很大,而且隨著時間一年一年過去,其實妻子也開始懷疑丈夫是否再無恢復的可能,雙重壓力下讓他近乎崩潰。

可是在長照單位和創世基金會的人鼓勵妻子讓丈夫進入機關接受照護,放手去顧自己的人生時,他卻說到:「我怎麼捨得,我們已經結婚十三年了欸!」

作者寫道:

一個弱女子從不會騎車、開車,到現在可以獨力扛著丈夫坐進副駕駛座;從每次上路膽戰心驚,到變成熟門熟路的老司機,他總是開著破舊的車子載著丈夫四處求醫,不放棄任何希望。

看到這段真的很令人心疼,也對於這對夫妻的不離不棄之情致上最高的敬意。

奇蹟般甦醒:童話故事的快樂大結局?

具體過了多久書中沒有提到,但作者寫道某天妻子打電話詢問他是否有空可以來家裡探望他們,剛好當天也沒其他勤務,作者欣然答應。

到了之後妻子在門口喜形於色,作者問他「今天心情怎麼那麼好?」

「你進來就知道」

結果作者一進門,就聽到到一個他從未聽過的聲音。

「咳…王…王社工」

那個躺了十多年、失去語言能力的丈夫開口說話了。

作者整個愣住,僵直在原地,眼淚開始掉下。

這是十幾年的社工生涯中,所遇見第一位「醒來」的植物人。

也因此,他經常會和同事分享這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妻子在丈夫變成植物人,不離不棄、用愛灌溉了十年後丈夫醒來,終於能開口說話,感謝妻子這十年來的點滴照顧。

聽起來很感人對吧? 終於迎來了童話故事裡的快樂大結局,故事似乎到這裡就該畫下句點,但他之所以令我印象深刻,就是因為還沒結束…

故事真正的結局

其實作者在這裡下的標題是「故事的完美結局」,但我認為用真正的結局來說明會更有感觸。

在丈夫甦醒以後,妻子甚至創立了一個臉書社團,分享復健的點點滴滴。可在幾年之後,突然無預警地關閉了社團,作者曾經傳過幾次訊息關係(後來他轉調其他單位,不再是負責的社工)

一直到幾年之後他才打電話過來,約作者出來喝杯咖啡。

在談話的過程中,他沒有主動提起她的丈夫,作者也很識相的沒有多問。聊了一會後,妻子沉默了一下說到:「我要去新加坡了,應該不會再回台灣了」

作者嚇了一跳,下意識問到:「那你的丈夫怎麼辦?」

「我一直沒告訴你…小帽(丈夫)後來雖然能夠講話,但就只是講話而已。他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翻身,但因為躺太多年了,沒辦法坐起來,更沒辦法走路…我已經跟他結婚二十年…已經夠了。」

「小帽的媽媽前幾年過世,我還回去替他們家處理後事。我後來告訴小帽的弟弟,老娘不幹了,現在小帽要交給他們,他弟當然連個屁都不敢放,畢竟老娘苦了快二十年。小帽的弟弟後來把他送到機構,你知道嗎?你家離小帽住的機構好近…我每次來看他,都會猶豫要不要告訴你,我怕你覺得我狠狠心,竟然丟下小帽…」

後面的對話我就不列了,簡單來說就是有朋友看他照顧丈夫這麼多人,推薦一個外國客戶給他,薪水很優渥,但對方住在新加坡,且病人很年輕,可能會要照顧個好幾年,於是想乾脆移民過去。

「所以…你跟小帽…離婚了?」

「我前幾個月談好新加坡的事情以後,去機構跟小帽說,我要跟他離婚。我本ˋ來還在想,如果她又哭的話,我應該就走不了了…結果他跟我說…」

「小帽他跟我說…跟我說…『謝謝你,你早就應該跟我離婚』」

最後兩人哭成一團。

出國前最後,小紅(妻子)再度約作者出來,他才剛看完小帽最後一眼,告訴他這輩子他們或許不會再見面了。

小帽則對小紅說,下輩子如果他不會再生病,希望他們還會再見。

「誰想再見到你! 你這個愛哭鬼,下輩子再見啦!」
「祝你一路順風」
「下輩子見!」

我的觀點:這才是現實

說真的,我在看這段的時候一度差點落淚,尤其作者的敘事能力很好,讓人很有帶入感,這也是我在上一段基本上把對話的內容全部貼過來的原因,因為看原文才有那個感覺。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

在植物人這樣遙遙無期、看不見未來的照護上,能不離不棄 20 年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而且其實從對話中可以看到,兩人的感情也確實深厚,這也讓我最後看到他們告別的段落時,莫名鼻酸。

可人本就有權利追求更美好的人生,現實就是當多數人面對另一半、甚至是家人遇上這種需要長期照護的情況時,都會想逃離,而被照顧者也會覺得拖累了周遭的人而想一死了之。

我不禁思考,如果是我或是我的親人、伴侶碰到這樣的事情時,我能有更好的反應和處理方式嗎? 還是會向他們一樣陷入掙扎?

我發現我沒有答案,不管選什麼都會讓人心碎且痛苦…只能說希望不要有這麼一天吧…

你不給錢,我就死給你看

接下來這個故事說的是個案的黑暗面,也就是那些很不配合、甚至浪費社會資源的個案。

這也是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其中一個原因,不會只講光明面,而是真實的接露社會工作者的所見所聞。

個案當事人在書中的暱稱叫老黃,是一個有輕度身心障礙證明的計程車司機,早年在工地工作,但因為中風而導致半身癱瘓,但在積極復健下已經好了許多。

作者第一次家訪的時候,他提到他已經積欠了好幾個月的房租,快要被房東趕出去了。雖然有領一些補助但根本不夠花,都沒錢生活了,哪來的錢繳房租?

但實際了解之後發現,老黃雖然有在開計程車,但根本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且在作者提出要和他討論日後的財務規劃來脫離現況時,他卻顧左右而言他,只說要作者替他付租金,不然他這個社工是幹什麼吃的?

作者當然不同意,結果老黃就開始發脾氣:

「我看你這個社工也沒有要幫忙的意思,大家都不幫忙,我一定去死給你們看! 我跟你講,我這條命就算在你身上,我看你晚上要怎麼睡! 我做鬼也要讓你這輩子不得安寧!」

後面的對話我就不一一節錄了,好在作者接手老黃這位個案時已經有幾年經驗,能夠用穩定的情緒處理他的無理取鬧。

不過我自己在看這段的時候也非常不爽,明明是來幫助你脫離困境,但這個人非但不上進,浪費社會資源之外,還對這些辛苦的社會工作者惡言相向,也太過分了吧?

重點是最後老黃還打電話投訴作者,搞的議員助理打電話來質問,認為作者拿了錢還不做事,’害這名無辜老百姓想不開。

好在作者有留下他們之前的對話紀錄,把事情脈絡和證據列出來後全部寄email給議員助理,後來這件事便不了了之,作者最後也沒收到議員助理的道歉…

我的觀點: 吃力不討好的社會工作者

說實話,看到這種忘恩負義的個案實在令人火大,而那些接到投訴,不了解事情經過就跑來問責的民意代表更是讓人心寒,這樣到底誰還想當社工?

領的錢就已經少的可憐,還會時常碰到一些態度差、攻擊性強的個案,動不動還可能被投訴說你照護不利,搞的身心俱疲…

在這連飲料店員工都有快 40k 薪水的時代,你卻要求一個領最低薪資得社會工作者承擔這麼多的工作量和壓力,是怎樣? 當他們沒脾氣?

迄今我都無法理解,為何還是有人願意接下這個重責大任,即便知道路很難走,卻仍願意成為社會工作者,在我看來這就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如果政府仍然沒辦法有效提升社會工作者的待遇,社會大眾無法給予社工更多的支持,在遭逢壓力和困難時沒人能給予支持,社會照護網便遲遲無法完善,永遠在壓榨那些工作量爆表的社工們,這樣真的是對的嗎?

我想作者之所以出這本書,也是為了改變大家對社工的看法,並呼籲更多人關注這個議題,促使政府能推行更多社工領域的政策,讓台灣的社工體系更加完善。

畢竟人會老,同樣也可能遭逢意外和不幸,這時由社工組成的社會安全網便可以很好的接住大家,這才是一個成熟的已發展國家該有的樣子!

總結:不為人知的社會故事

我會給這本書 5 顆星的評價(滿分)

除了植物人夫妻的故事令我印象極其深刻以外,作者用了非常多故事來說明社工平時所遇到的挑戰,對於生理和心理上都是很大的考驗。

同時也看到在社會上其實有非常多人是活得很艱辛的,我們不應該把現在的生活視為理所當然,而是要更珍惜所擁有的事物,並在看到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時伸出援手。

我很喜歡讀這類有著豐富人生故事的書籍,因為可以從中感悟到很多人生道理,讓我對現在的生活充滿感激,因此也強烈推薦給大家!

以上就是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讀書心得啦!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用 Email 或社群聯繫我,我一定會盡快回覆!

也歡迎大家訂閱我的電子報!目前的規劃是每個月寄出一封當月文章總覽,並和大家分享我這個月的工作與學習心得!讓我們一起成長吧!

P.S 我現在有和博客來簽署聯盟行銷合約,如果你看完文章後覺得心動,想購買此書的話,不妨透過這個連結前往博客來官網購買。不用擔心,你不需要額外付錢,而是原本的買書錢中,博客來會分潤部分金額給我,就當作支持我的創作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