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柏格投資常識》書籍觀後感|投資很單純,但不簡單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約翰柏格投資常識>這本堪稱經典的投資理財類著作,作者柏格是先鋒基金的創辦人,更是指數型基金投資的最大號召者,書中包含了他對投資的見解以及最真誠的建議。如同巴菲特曾說過的一句話:「投資很單純,但不簡單」,作者柏格用淺顯易懂的「投資常識」來解答眾多投資人的難題,讓我嘆為觀止。

而這本書又一半以上的篇幅在講述作者相當推崇的「指數型投資基金」是如何在長期時間複利下,替投資人帶來巨額獲利,但由於這類投資整體市場在長期絕對能勝過八成以上股票的思維我早就在其他本投資書籍裡看過好幾遍,因此在這篇文章內我會摘錄一些較沒聽過,但卻十分重要的觀念,至於指數型投資的好處,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想必大家都已經有所聽聞,我就不多做贅述。

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會有以下三點收穫:

  1. 多數投資人何以轉勝為敗?請專注於低成本基金
  2. 禁得起時間考驗的投資建議
  3.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多數投資人何以轉勝為敗?

一般而言,企業在股利和盈餘上的報酬遲早會反映在相關股票的價格上,因為整體投資人賺取的報酬必然等於市場報酬,但是請注意,這是在扣掉投資成本之前的情況。一旦扣減金融中介服務的成本,包含所有管理費、所有投資組合周轉、所有經紀商傭金、所有手續費、所有的廣告成本、所有的營運費用及法律費用,這時整體投資人賺取的報酬,必定會少於市場報酬,差額剛好就是剛才提及的整體成本,這是單純而無庸置疑的投資現實。

所以,作者提出兩項事實:(1)扣掉成本之前,擊敗市場屬於零和賽局(2)扣掉成本之後,擊敗市場成為輸家賽局。整體投資人賺取的報酬,注定少於整個金融市場的報酬。這些成本總共有多少?對於直接持有股票的個人投資者來說,交易成本平均每年可能為 1.5% 或更多。如果不常從事交易,成本可能會低一點(可能約 1%);反之,若經常交易,成本就會提高。金融、投信機構向我們收取的管理費和顧問費,往往會侵蝕我們的投資效益,毫無疑問。

當一個人可以因為不了解而發財,了解這件事對他將變得難如登天

另外,由於金融中介業者考量到自身利益,他們絕對不會鼓勵投資人或客戶去判斷事情的真偽。事實上,我們金融體系中的自私領導者,幾乎會強迫人們忽視這些無情的法則。這裡作者引用了厄普頓.辛克萊先生的話:「當一個人可以因為不了解而發財,了解這件事對他將變得難如登天」

還是要自己多做功課再進行投資

金融中介體系確實幫助了那些錢財管理者創造出可觀的財富。而這些追求自利者的行為,情況一時不會有所改善,不過身為投資人,我們必須照顧好自己的利益。唯有正是投資的現實,明智的投資人才有成功的機會。

這裡作者也點出了一個很重要的點:「人們太過輕忽投資成本」。尤其是面對當今的三種狀況,這方面的重要性特別容易被低估:(1)當股票市場處於報酬偏高的期間(自 1980 年以來,股票市場每年的平均報酬為 11.5%,基金普遍提供了看似非凡的報酬 10.1%);(2)投資人偏重短期報酬,卻忽略整個投資過程中被赤裸裸剝削的成本;(3)許多成本屬於隱藏性質(投資組合交易成本,經常受被忽略的手續費變動所影響;或是基金分派資本利得的稅金,這些資本利經常沒有必要實現)

作者更是在後面附上一張統計圖表,來告訴我們若是一年被扣取 2% 的投資成本,在 50 年後會出現多麼巨大的差距。一個從一萬美元變成 294,600 元,可另一個被扣取 2% 的曲線卻僅有 114,700 元,其中的差距可見一斑。

時間造成的巨大差距

投資的成敗分野,取決於成本

很喜歡這個概念。總結來說,依據前面說的那些簡單算數原則的概念(稍微算一下就知道),這些懲罰性的成本具有合乎邏輯、無法避免、強硬的性質,它們著實摧毀了共同基金投資人的報酬(作者整本書都在講基金,因此這裡是和管理費收取較高的基金做比對,但一樣可以轉換成我們自己在投資時的成本概念)。

作者希望大家都能夠準備紙筆,開始進行相關的算術運算。請了解我們並沒有避邀參與這場由絕大多數個人投資者和共同基金股東熱中追逐的主動管理遊戲。市面上存在著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他可以擔保大家公平取得企業賺取之報酬的合理份額。

專注於低成本基金

基金報酬存在著一種大眾應當要了解,卻經常被忽略的決定性因素:如果各位想挑選致勝基金,就不該專注於過去難以捉摸的績效,我們應該要更注重於長久形塑了整個基金發展史,並且深深影響基金報酬的持續性因素:共同基金的持有成本。成本將永遠存在。

這些成本包含基金的費用比率、購買基金時需要支付的手續費以及投資組合買賣證券的成本。根據經驗法則(其實我也不曉得這是怎麼得出的):基金負擔的周轉成本,大約是周轉率的 1%。2016 年股票共同基金組合所買進與賣出的證券,總價值約為 6.6 兆美元,這金額相當於占了股票基金持有總資產 8.4 兆美元的 78%。

這裡就不再放更多作者用詳盡數據去佐證這件事真偽的敘述,直接切入重點:在共同基金的領域中,如果有什麼事是可以拍胸鋪再三保證的,那就是費用比率有助於幫你擬定更好的決策。就目前我們所測試的任何情況及時間下,低成本基金都勝過高成本基金。

如果投資人想憑藉單一因素來挑選未來表現最佳的基金(作者整本書都在討論基金,但我覺得這個原則換成投資股票也適用),基金成本就是答案。從各方面的資料顯示得再清楚不過:經理人與經紀商拿走愈多,投資人就賺得愈少。如果基金經理人無法瓜分任何東西,投資人就可以取得全部(換言之,股票市場的總報酬)

禁得起時間考驗的投資建議

作者一開始就講出了我一直信奉的投資概念:我始終堅信,絕大多數美國家庭所擁有的股票以及債券部位,如果分別能持有 S&P 500 指數基金(或總體股票市場基金)以及總體債券市場指數基金,應該會得到令人滿意的績效。容我再次強調,這種指數型策略或許不是有史以來的最佳策略,但起碼勝過其他不計其數的投資策略。

雖然投資世界籠罩著許多無可避免的不確定因素,仍然有許多事情是我們清楚明白的。

任何想追求投資成功的人,都明白我們永遠不可能知道股票與債券將來能提供的報酬,也不可能知道指數型投資組合未來創造的績效如何。可是請注意,雖然投資世界籠罩在許多無可避免的不確定因素之下,仍然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清楚明白的。

不妨思考下列這些投資常識上的事實:

  • 我們明白,必須盡早開始從事投資,而且定期儲蓄。
  • 我們明白,有投資就會有風險。然而,我們也知道如果不做投資,財務上就注定失敗。
  • 我們明白,報酬的來源來自股票與債券市場,此處就是智慧的開端。
  • 我們明白,挑選個別證券存在風險,挑選基金經理人與投資風格也存在風險,但如果採用傳統指數基金提供的總體分散投資,就可以完全敏除這些風險。最後,只須面對市場風險。
  • 我們明白,成本會造成影響,而且長期成本將造成至關重大的影響,同時我們也知道必須盡可能的降低成本。
  • 我們明白,稅金會造成影響,必須將其盡量壓低。
  • 我們明白,不論是擊敗市場還是試圖拿捏時效,都無法適用於一般投資人而且毫無矛盾發生。能適用於少數人者,未必適用於所有人。
  • 最後,我們明白,我們什麼都不知道。我們永遠不確定明天的世界會如何演變。然而,經由精明的資產配置,以及合理的投資抉擇,我們對於未來的顛簸旅途將有所準備,應該可以安然度過難關。

記住,我們的任務依舊是:賺取企業未來所能提供之報酬的合理份額。對我而言,這就是投資成功的定義。而傳統指數型基金,就是可以擔保達成上述目標的唯一工具。投資報酬如果遠低於股票市場實現的報酬,即成為輸家。

作者最後的一段我也相當喜愛:容我最後重申一次,邁向財富的道路,不僅需要透過神奇的長期複利效應來擴展獲利,也要遏止受長期複利的成本剝削。避免高成本、高周轉,以及目前金融服務產業充斥的投機行銷模式。華爾街業者的利益,顯然充分反映在此格言:「不要只是站在那裡,做些事情!」但商業大街的投資人,如果你要照顧自己的利益,就必須反其道而行:「別做任何事,只要站在那裡!

總結

我會給這本書 3.5 顆星的評價(滿分 5 顆),雖說我相當喜愛且認同作者提及的「投資整體股市」這個概念,但若因此給他過高的評分就有些偏頗,加上其實書中講述的內容大部份都是 for 美國人民,不論是稅金、市場走向和債券的建議,皆是以美國人為出發點(但這也正常)。可是這會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雖然知道要跟著市場走,同時抱持著長期持有,以獲取企業提供之合理報酬這個觀念,但對於幫助我展開具體行動卻無太多著墨,這是有點可惜的地方。

感覺上這本書是在呼籲那些已經有幾年投資經歷的青壯年,別再妄想要打敗市場,與其做那種進進出出、高周轉且風險高的操作,靜下心來去計算這當中的風險和投資成本,終究會發現投資整體市場並長期持有才是穩贏的策略。

對我來說,這部分的觀念其實我已經相當紮實,也立下了至少要持有 20 年的宏願,但我現在比較有興趣的是,身處台灣的我們,可以如何投資美股?並且在投資成本上(手續費、電匯)要注意哪些地方?才能在合理的範圍內將獲利最大化。這也是我下一階段會努力去蒐集資料和學習的地方,不過整體而言我還是蠻推薦這本經典書籍,對於奠定投資觀念是個很好的入門磚。

收到更多巫師札記的內容

總算在今年做出新嘗試啦!目前還是試營運版本的電子報!每個月我至少會寄出一篇關於我當月文章的摘要與重點整理,你可以針對有興趣的主題來閱讀!除此之外,我也會不定期的寫信分享近期的學習點和心得,也希望透過電子報來和大家有更緊密的互動!

只要訂閱巫師札記電子報,我就會免費寄出一份關於「如何提升閱讀效率」的電子書,幫助大家更有系統的吸收與學習書上的知識。日後也會持續分享有意義的內容,請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