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鮮人的 5 大建議:剛進職場的你要注意些甚麼?

下週一是我入職滿一年的日子,時間過得真快,剛好這陣子在社群上也看到一些在分享新鮮人要如何快速適應職場,忍不住見獵心喜,藉由這篇文章來寫下我的心得。

從學生到正式邁入職場,這絕對是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對許多新鮮人來說,初入職場難免會感到既期待又緊張,不知道該從何適應,也擔心自己是否能跟上職場節奏。

為了幫助大家更順利地迎接這段全新的旅程,這篇文章我將分享 5 個新鮮人進入職場時應該特別注意的事項,讓你在工作初期就能建立良好印象,快速融入職場!

這 5 項分別是:

  1. 多問問題,不要不懂裝懂
  2. 熟悉辦公室實用軟體 & 庶務操作
  3. 從小任務開始展現你的能力並累積 credit
  4. 多觀察部門同事/主管們的溝通風格
  5. 定期與主管 or Mentor 回報工作狀況

建議一、多問問題,不要不懂裝懂

越優秀的同學越容易在這裡犯錯。

我會建議大家,無論你多聰明,在學期間累積了多少經驗,都不要把自己當一回事,不懂就問,不要覺得如果連這種問題都不會的話主管和同事會不會覺得我很 low…

因為一旦你開始不懂裝懂,這個坑只會越挖越深,到後面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幹嘛,就一股腦地亂做,反而會讓你的同事和主管更痛苦,也會讓他們覺得你這個人很不 ok。

不會沒關係,學會怎麼做就好

比起不懂裝懂,我更建議大家要趁著剛入職的前三個月好好問問題。

因為這時候大家會把你當成什麼都不會的新人,有問必答且非常有耐心。這時候身為新人的我們應該要擺握機會不斷試錯,摸清這個職位上你該要知道的所有事情。

小至印表機怎麼用、週報的格式或是開會的習慣(或規矩),一切事情只要你不清楚或有疑問,請務必在剛開始工作的前三個月內搞懂。

個人分享: 問對問題也是一種本事

我剛進華碩工作時,我主管很喜歡帶我參加各種會議,反正我也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不如趁這個機會來旁聽。

開完會之後他會先問我有什麼問題或看法,這時我就會把方才會議上聽不懂的名詞一一請教,然後詢問開會的目的、專案目前的進度以及下一個 Action 是甚麼…

主管便會依照這些問題來給我上課,並討論我們單位在接下來會做哪些事情。

雖然這樣講有些臭屁,但我當時確實問了許多精準且和工作有關的問題,讓我的主管能更有方向的讓我熟悉工作內容,並且藉由這些討論快速進入狀況。

當今天你能問對問題,就能更有效率的得到有用的資訊。所以千萬不要覺得你不懂某些東西很糗,而是要思考我可以透過哪些問題快速建立認知,然後為團隊做出貢獻,這才是你的價值。

建議二、熟悉辦公室軟體 & 庶務操作

這是我覺得最快建立「安全感」的方式。

對社會新鮮人來說,如果大學期間沒有實習或擔任助教的經驗,很可能只會 Word/PPT 的簡單操作(Excel 基本上不太會用),其他像是 Teams、Slack 或 Outlook 等軟體根本一竅不通。

但職場上這些可謂是基本中的基本,所有會議和工作內容都要透過這些軟體來完成,所以該如何在短時間內把這些軟體全部學會,會是新鮮人相當重要的任務。

我甚至會建議真的很不熟的同學應該要利用下班後的時間摸索,不要到了公司,卻連最基本的會議通知都不會發…

庶務也要學? 我又不是來打雜的?

很多人看到庶務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如此,「為甚麼我要會?」

但其實在你的工作中,影印文件、寄送包裹甚至是預約會議室等,都是主管或資深同事會交辦給你的任務。

特別是身為菜鳥,通常這些工作都會落在你身上,所以如果不想一天到晚為了這種事情去吵你的同事,你最好一開始就趕快學會並上手,也會讓你更熟悉整個公司的環境。

個人分享: 利用學生時期 or 入職前空檔預習

我自己是因為大學本就在華碩實習,對於公司的各個辦公軟體、庶務可謂是熟到不能再熟。

加上學生時期廣泛參與許多活動和課程,讓我的 Office365 能力也都在平均值以上。這些積累讓我在這段幾乎無縫銜接,不須額外的時間來做學習和轉換。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我這樣的經歷,所以我會建議大家可以把握學生時期到外面實習或參加相關課程(有很多開給大學生的便宜課程),甚至是利用拿到 offer 後到入職前的空檔學習,都會讓你能更快上手!

建議三、從小任務開始展現你的能力並累積 Credit

在我們還難堪當大任的時候,我會建議大家要好好把握任何交付給你的小任務,用 120% 的力氣把它做好。這是為甚麼呢?

其實這時候會是主管和同事觀察你的最佳時刻。如果你連最簡單的任務都做得七七八八,那他們還敢把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嗎? 顯然不會。

所以哪怕是請你印份文件、發個會議通知,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並再三檢查內容是否正確。

個人分享: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想要之後混得好,就要在一開始便建立起好的第一印象。

雖然可能會有人覺得很假掰,但我覺得在「工作能力」、「你這個人聰明與否」這塊,確實能從一些小事情中看出端倪。

我自己也是從最基礎的小事開始做,但因為表現出色,到後面已經被交付了更重要的任務,可其他比我早來一些的同事卻還在做這些雜事(甚至我會被要求不要浪費時間做那些不重要的事)

這就是 Credit 的重要性,在職場上,我們的 Credit 會隨著你不斷解決問題、為團隊做出貢獻而不斷累積,但它最一開始也是從那些不重要的小事開始。

建議四、多觀察部門同事/主管的溝通風格

講白了就是要會察言觀色,找出能盡量讓所有人開心的溝通方式。

每個單位都有它的特色和風氣,身為新人,最重要的就是摸清部門內同事們的溝通風格。

因為主管通常不會有那麼多時間帶你,最後帶著你工作的一定是某位資深同事,所以搞清楚該如何和這些人溝通很重要。

了解同事的風格之後,同樣也要了解你的主管喜歡什麼樣的合作模式? 是每件事情(不管大小)都要讓他知道? 他喜歡你找他時直接講重點&結論還是要知道細節? 他通常什麼時候比較有空?

人際關係在職場上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我不要求各位要能搞定公司內部所有單位(但如果你和我一樣是 PM 的話可能要XD),但至少對於自己部門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個人分享: 掌握對的溝通方式讓你事半功倍

這裡我就直接分享個人經驗來讓大家感受一下溝通的重要性:

我所處的部門是一個戰鬥風氣十足、講求直接溝通的地方,剛進去時我經常看到資深同事被主管狂電或是激烈溝通,但出了會議室卻又可以正常聊天,搞得我十分混亂。

後來他們跟我說這叫「對事不對人」,雖然我迄今無法理解,但也知道這是一個在工作上非常嚴厲且溝通激烈的地方。

好在我的承受能力也算強,而且某方面來說這種直接溝通的風格也蠻合我胃口的。你可以(甚至是必須)提出你自己的看法,然後主管會很多問題來 Challenge 你,幫助你檢視是否有遺漏…

隨著我摸清這裡的風格以及大家在溝通上的一些小細節後,我發現我愈發能掌握對方想知道的資訊,也越來越得大家信任和喜歡。

建議五、定期與主管 or Mentor 回報工作狀況

不管你是新人還是老鳥,這點都必須做好。不過如果你是新鮮人,我會建議回報的頻率要拉高一些,甚至每天都應該找時間和你的主管或 Mentor(負責帶你的人)回報工作狀況和進度。

除了讓他知道你有好好在學習和工作之外,也能藉由回報的過程中提出一些你看到的問題,甚至爭取多承擔一些任務(特別是你剛進去肯定很閒),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積極態度。

我會建議在主管說「你可以不用這麼常來找我報告」之前,都應該保持每天用 3 到 5 分鐘告訴他你今天做了些甚麼的習慣。

因為主管很忙,不是每天都會想到自家還有一個新人要顧。

如果你能主動回報,讓他知道即使沒有他,你也能自己把事情處理得很好,久而久之他就會放權讓你自己去做,這也是你成為部門戰力的訊號之一。

個人分享: 不要讓主管主動來問你進度

我的小主管和資深同事在我剛進去一兩周時就這麼跟我說: 不要讓主管主動來問你進度。

如果還是發生了,那代表你平時回報的不夠積極,要多留意。

理由和我上一段寫的一樣,主管很忙、資深同事們也都很忙。身為最有空的新人,你應該把握時間,整理好你的進度和問題,每天找個時間和對方討論,哪怕只有 5 分鐘也好。

我當時甚至會在找不到人時先用 Teams 留言給他,用文字 update 之後再用口頭把重點講一次,讓他確實接收到你的訊息。

總結: 萬事起頭難,努力適應吧!

說實話,人生各階段的轉換都是很不容易的,而進入職場是我目前碰過最困難的(沒有之一)。

過往從國小、國中、高中再到大學,每個階段我們都花了不少時間才適應,而職場也是如此。從學生到上班族,從只要讀書考試到要試著幫公司解決問題創造營收,這轉變可謂不小,感到緊張、有壓力也是必然。

就連我這種學生時期有多份實習經驗,且自認能力和心態很不錯的人都在入職前感到十分不安,更何況是那些相對沒經驗的人呢?

這也是我想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希望藉由自身經驗的分享,告訴大家能用哪些方法,更快速的適應並融入職場。

萬事起頭難,對社會新鮮人來說更是如此。不再有師長父母替你撐腰,你要開始為自己的工作負責,開始面對工作上的困難和挑戰。

我不會說「這沒想像中難拉」、「工作根本就沒什麼」這類風涼話,因為我知道真的不容易。不過越是不容易,越是能在你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回憶。

努力適應吧! 只要你能順利熬過去,未來便是你的!

以上就是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啦!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用 Email 或社群聯繫我,我一定會盡快回覆!

也歡迎大家訂閱我的電子報!目前的規劃是每個月寄出一封當月文章總覽,並和大家分享我這個月的工作與學習心得!讓我們一起成長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