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的飲食和斷食》書籍觀後感|改變你的飲食習慣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療癒的飲食與斷食》的讀後心得。如同它的書名,這本書講述的是飲食上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關於「斷食」方式的優點與原理。會想看這本書是因為我近期也正在努力改善飲食習慣與鍛鍊身體,希望能盡早養成好的觀念與習慣,在未來才能保持健康的身心!

作者 楊定一博士是一位在免疫與細胞生物學上有著豐富資歷的學者,也有涉及像是飲食、靜坐等不同領域,我前陣子也有拜讀他所著的《靜坐的科學》,從中體會到許多新概念,對於楊博士的專業背景,我是相當敬佩且信服的。因此在閱讀這本書時,雖然有些顛覆我過往觀念的內容,但我還是願意接納與改變自己的想法。

一如往常,我會摘錄書中我收穫最深的兩個要點,並附上我的個人經驗與觀點,最後再替大家做個總結且給出我對此書的評分。看完文章後,你會有以下三點收穫:

  1. 飲食調整,是為了恢復代謝靈活性
  2. 斷食:讓身體進入修復模式
  3.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購書連結:博客來

飲食調整,是為了恢復代謝靈活性

想必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外食族數量越來越多,我們也愈發習慣在外面隨便買東西解決一餐。或許短時間內看不出甚麼,但經年累月之下,不健康的飲食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負擔,引發接踵而來的問題,這會是接下來大家普遍碰到的困境,也是我想分享這個段落的原因。

其實《療癒的飲食與斷食》這本書中還有提到像是「低糖飲食」、「地中海飲食」、「生酮飲食」等更進階的飲食法,但對於工作繁忙、根本沒有時間準備這些食材的我們來說,這些東西其實是不現實的,因為就算知道了,也無力準備。

不過,調整飲食仍然是必要的,正如同楊博士所說:飲食調整,是為了恢復代謝的靈活性。我們雖然經常外食,但仍然可以透過一些觀念上的轉變,讓我們的的飲食更加健康。

不吃精製糖

什麼是精製糖?其實說的就是少吃過甜的加工食品,像是糖果、甜點等零食、含糖飲料、含糖的醬料等等,盡量改以攝取含有天然糖類的飲食,例如少量的水果、蜂蜜。盡量不要使用代糖,即使它不戴熱量,甜味本身還是會引發腦部與消化道的作用,反而讓斷糖變難。

楊博士提到,最好的作法當然是自己在家準備要吃的食材,不過對於忙碌的外食族,也可以遵守這個原則,盡量點葉菜類為主的飲食,搭配適當的蛋白質,補充足夠的好脂肪,略過甜點和加糖的飲料,並少用現成醬料。

博士建議,可以到便利商店購買生菜沙拉、水煮雞肉、茶葉蛋和地瓜,搭配奶油或自備的小罐橄欖油,這也是一種調整飲食的方式!

不吃精製澱粉

這一點是我覺得這本書帶給我最重要的一個觀念。我是一個極愛吃白飯的人,每頓幾乎都吃上 2~4 碗,可是楊博士提到,白飯、麵食這類「精製澱粉」,在下肚之後很快就會轉成血糖,而去刺激胰島素。這對內分泌和神經系統造出的衝擊,其實是和吃糖差不多的。

這裡博士提了一個低 GI 飲食的概念,意思是飲食越少加工,膳食纖維越高,升糖指數越低。生菜低於熟菜;完整的水果比打成汁的水果,升糖指數低;全穀類的升糖指數低於白米飯,而白米飯又低於稀飯。

相反的,如果一個食物過於容易吸收,而讓血糖升得很快,這就是高升糖(高 GI)的飲食,自然也會快速刺激胰島素,被過度刺激的胰島素可能又讓血糖下降太快。這種血糖的高低震盪,會讓人的心情也跟著飲食起伏,產生情緒陰晴不定、難以集中的狀況。

所以博士建議,我們應該多吃天然的原型食物,以蔬菜為主,並且少吃甚至不吃白飯和麵食這類精製澱粉,以先吃脂肪、蛋白質與蔬菜的進食順序(簡單來說,先吃菜後吃飯),便可以大致符合低 GI 飲食。

總結來說,就是白米、麵包、糕餅各種米麵主食最好少吃,能不要吃是最好,轉而改以糙米、根莖類項是地瓜、芋頭等食物代替,可以讓澱粉轉為血糖的比例降低,也有膳食纖維的作用。(少吃白飯啦!

少吃一餐,深化飲食調整的效果

這個項目對現階段的我來說算是補充觀念,目前還用不上,畢竟我還在青少年期的尾端,代謝旺盛、每天也都有做運動,需要較多的能量補充。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說,博士建議,我們可以試著少吃一餐,來深化飲食調整的效果。

不吃精製糖、精製澱粉固然重要,但減少進食次數更是關鍵。在現代,我們從早到晚都可以輕易取得食物,包括零食、下午茶等等,有些人一天可以吃上接近 10 餐,但這樣做其實有很大的問題。

隨時都在吃,會讓我們的身體無時無刻都受到胰島素刺激的狀態,還需要為吃進的能量找地方儲存。到了晚上,身體有一肚子食物等著消化,連休息的空檔都沒有。我們不吃的時間太短,沒有機會燃燒身體儲存的能量,於是體重不斷增加,肥胖才會那麼普遍。

楊博士提到,身體的消化與代謝功能都是白天比較活躍,到了傍晚和夜裡的作用較低,太晚吃飯的話,反而會造成身體的負擔,抵銷了原本可以帶來的能量。身體本來就有一個生理時鐘,讓我們白天面對生活,夜裡休息。太晚進食或吃消夜的習慣,會讓我們身體的運作與生理時間脫節,不光運作起來更加費力,長期下來更是容易加劇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和肥胖的問題。

光是減去一餐並停掉零食和消夜,讓身體持續十幾個小時沒有飲食的負擔,就有機會得到更長時間的修復。

我的觀點: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就開始調整飲食吧!

其實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因為家裡人還算用心烹飪與注意飲食,一直覺得我的習慣非常好,在飲食上應該不會有太多問題。確實,不太吃零食與消夜的我,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做的不錯,但對於精製糖、精製澱粉的攝取,我承認我過往真的嚴重超標。

非常不均等的主食和蔬菜的攝取比例、每次上桌必吃三大碗白飯與熱愛吃麵包等精緻食物的習慣,都讓我有些慚愧,原來我離健康飲食還有這麼大的一段距離,先前還沾沾自喜的我,猶如井底之蛙。不過,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在看完這本書的重要觀念之後,馬上在日常生活中調整了我的飲食。

有上班的日子裡,因為三餐皆由我做主,因此可以很自由的安排進食的時間與內容。

我通常會在公司內的 7-11 買個地瓜、飯糰和三明治當作早餐,雖然精製糖的量依舊有些超標,但也有很克制的在維持;

中午我會到樓下的自助餐裝大量的蔬菜,並略過先前愛吃的油炸食物,轉以青菜、魚類為主的搭配,並將白飯改成糙米或紫米,並且只攝取少少的一碗,就這樣簡簡單單吃上一頓;

晚餐的話則是會選在 16:30 左右,一樣到 7-11 購買雞胸肉、生菜沙拉以及一杯無糖豆漿,由於我晚上固定會重訓與鍛鍊身體,因此需要補充較多蛋白質,這樣吃能讓我不會過於飢餓,且攝取足夠的能量。

正是因為看了這本書,我決定在三餐的搭配上做出一些調整,雖然外食族能做的依舊有限,但我們還是可以在有限度的範圍內做出最大的改變,少吃精製糖與澱粉、多吃蔬菜並且戒除吃消夜的習慣,簡簡單單的幾個步驟,便能換取未來的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圖片來源:Pixabay

斷食:讓身體進入修復模式

接著要提的是楊博士個人非常推崇的「斷食」,也就是一段時間完全不進食,讓身體充分的休息。雖說這仍然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領域,但隨著國內外的研究越來越多,大家也開始接納斷食有助於身體的修復這個觀念。

活化免疫系統

楊博士提到,3 天以上的斷食可以汰換掉老舊、不能正常運作的免疫細胞,並且在恢復正常飲食後,讓剛從幹細胞分化出來的免疫細胞遞補上,也就是讓免疫系統年輕化—增加淋巴球數量,讓骨隨球/淋巴球的比例更趨近原本的平衡,更好的發揮功能。

同時,對於年紀比較大的朋友來說,壓住發炎反應是能否長壽的關鍵,對認知功能和身體的活力都能帶來正面的影響。斷食帶來的淨化,可以讓免疫系統和肝臟得到整頓,將發炎指標降下來。

啟動自噬作用

這個可謂是斷食最主要的目的之一:自噬。當一個人斷食超過一定時間後,細胞會開始「吃」自己,這個現象被稱作自噬作用。楊博士說,這是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將全身做個清潔,清理疾病產生的廢物、老舊或錯誤的蛋白質、發炎反應的代謝物,同時刺激分泌生長激素,對身體運用醣類、蛋白質與脂肪的代謝路徑做個激烈的整頓。

接下來是一些楊博士在書中提到的比較專業的解釋,大家也可以當作參考,這部分我就盡可能原文附上,以免學藝不精誤人子弟 XD

斷食會使身體消耗 ATP,讓可以用的能量降低。細胞試著重新產生 ATP 的過程,就會引發自噬作用清除受損的蛋白質,並讓細胞生成更多的粒線體。另一個能量分子 NADH 的下降,則會活化長壽基因 sirtuin,幫助修復 DNA,同樣也會刺激細胞生成更多粒線體。

斷食讓細胞啟動自噬作用,從產生能量的粒線體開始清理,讓人重新恢復活力、減少發炎反應、減輕體重、頭腦清楚、氣色變好、神清氣爽。

現代人其實都過度攝取食物了

楊博士提到,現代人的物質過於豐盛,在快步調的生活下常把飲食當作紓壓的工具,反而陷入飲食過量帶來的飢餓循環—大量進食刺激胰島素,營養過多讓細胞對胰島素產生阻抗,無法被細胞使用的糖份轉為脂肪儲存起來、體重增加,但身體缺乏血糖,讓人無精打采,很快又需要進食。

這也是代謝症候群和慢性病體質的由來。然而,這個愈吃愈容易餓的循環,是完全可以被斷食打斷的。楊博士建議,如果我們容易感到疲憊,時常覺得腦袋反應不過來,總是脹氣、皮膚過敏或長期發炎,可以先嘗試從一天三餐減為兩餐,甚至一餐。

光是讓自己用餐之間的休息時間長一點,就能啟動自噬作用,得到身體最需要、最徹底的大清理。

最後楊博士提的觀點讓我相當認同:其實古人的生活本就是如此,因為古時的人類並非隨時想吃就有的吃,如果要進食,一定要先勞動,像是出去打獵或採集食物,這是最原始的狀態。從這個觀點來看,不吃才是正常。

反觀現代的人,因為隨時在進食、隨時在刺激胰島素分泌,然後身體對胰島素的反彈大、血糖也高,一整天沒有什麼機會讓胰島素和血糖降下來,長期下來,身體怎麼可能不出問題?怎麼可能不走向糖尿病的體質?

所以說,斷食其實是我們最健康的選擇。給身體足夠的不進食時間,才符合身體本來的需要。

我的觀點:循序漸進,激烈斷食前最好先諮詢過醫師

其實書中還有提到很多不同強度的斷食階段,從幾小時到一周,端看你想達成的目標為何。不過,我個人建議,如果是剛接觸斷食的人,或是身體不是那麼適應的話,可以先嘗試最基礎的「168 斷食」即可。意思是斷食 16 小時,剩餘的 8 小時進食,讓身體獲得足夠的休息空間,這也是我自己會使用的方法。

以我的作息為例,如果要執行 168 斷食,我會在大約 8.30 時吃早餐,之後 12.30 左右吃午餐,下午 16.30 左右吃晚餐,至於分量則是從早餐開始遞減,等到晚餐時,我經常只吃一份生菜沙拉搭配一貫無糖豆漿便解決,以讓我的腸胃能較無負擔的消化,在晚上的時候好好休息。

由於睡眠時我們不容易感到飢餓,上班族再加上通勤、洗漱打扮的時間,其實 168 斷食可以很輕易地達成。剛開始時或許食量較大的朋友會感到飢餓感,但等你執行個幾天後就會發現,其實你的腸胃壓力反倒減輕了不少,這便是斷食的作用。

我個人還蠻推薦大家日常上班時可以試試 168 斷食法,除了健康以外,也可以省下許多吃飯、聚餐的時間(如果你更積極一點,只吃兩餐的話時間更多),讓你的身體獲得更多的修復空間。

不過,如果你想嘗試時間更長、強度更高的斷食法,這部分我除了建議你可以買這本書回去詳加研究以外,最好也去找相關單位的醫師諮詢一下,針對斷食做好充足的準備,以免造成方向錯誤,發生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慘劇。

圖片來源:Pixabay

總結:好的飲食帶來好的身體,好的身體帶來好的人生

我會給這本書 5 顆星的評價(滿分)。

這本書的專業程度遠超乎我的想像,楊定一博士的專業背景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相當信服,而其中確實有很多章節值得我一再回顧。不過,因為我即將成為上班族(現在實習也算半個),之後應該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在家打點我的飲食,因此只能擷取一些外食族也能用的原則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一方面也是做個筆記。

對我來說,家人、健康和自由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三大原則,也是人生幸福與否的重要指標。在健康這個部分,我除了透過閱讀《黃帝內經》來調整作息以外,看過《療癒的飲食與斷食》後,我也會把握書中重要的幾個原則,在未來盡我所能的保護身體,等到我可以自行管理飲食的時候,再延續下去做更進階的飲食調整。

現在的文明病越來越多,高血壓、糖尿病也隨著飲食的變調而愈發嚴重,有患者年齡層向下蔓延的趨勢(患者越來越年輕),身為想健康活到老的年輕人,我可不想等到中年時疾病纏身才開始思考養身問題,而是要扼殺這些風險於搖籃,在年輕時就好好關照身體。

我會推薦「所有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飲食已經成為現代人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繼續放任下去,時間一到,後果恐不堪設想。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後能有所收穫,調整一下自己平常的飲食習慣,些微的調整在時間複利堆疊之下,都將帶來巨大的改變,共勉之。

Takeaway

  1. 基本上我的飲食習慣已經因此調整了不少,除了改以多吃蔬菜少吃飯的模式進食以外,也會在上班日時不定期採取 168 斷食(只要當天沒聚餐都會),迄今其實也不過執行 1 個多月,中間還曾因為過年要和親戚聚餐而一肚破功(整天大魚大肉…),但我相信,只要持續採用正確的原則,我肯定能透過飲食調整而讓身體越來越好!

收到更多巫師札記的內容

總算在今年做出新嘗試啦!目前還是試營運版本的電子報!每個月我至少會寄出一篇關於我當月文章的摘要與重點整理,你可以針對有興趣的主題來閱讀!除此之外,我也會不定期的寫信分享近期的學習點和心得,也希望透過電子報來和大家有更緊密的互動!

只要訂閱巫師札記電子報,我就會免費寄出一份關於「如何提升閱讀效率」的電子書,幫助大家更有系統的吸收與學習書上的知識。日後也會持續分享有意義的內容,請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