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敝帚自珍」的故事呢?簡單來說就是你有一支明明不怎麼樣的破掃把,別人都覺得它毫無價值,但身為主人的你,卻把它當成寶貝,別人要買還嫌出價太低。
這種因為物品的所有權而導致判斷失準的反應,在心理學(或是行為經濟學)中被稱為「稟賦效應」。
什麼是稟賦效應?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指的是當一個人擁有某件物品或資產時,他對該物品或資產的價值評估會大於他沒有這個東西的時候,這也導致了人們在出售物品或資產時,往往會要求比東西本身要更高的價格,這也是行為經濟學中的經典效應。
馬克杯實驗:稟賦效應的起源
那麼最早又是誰發現了這個效應呢?相信稍微接觸過心理學的朋友都有聽過丹尼爾.康納曼的大名。沒錯,稟賦效應最早也是出自這位偉大心理學家在 2002 年所做的一場實驗。
當時丹尼爾將受試者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可以獲得一個馬克杯,另一組則沒有)互相不知情),之後丹尼爾請這兩組人分別說說他們對這個馬克杯的估價。猜猜結果如何?
最後他們發現,持有馬克杯的這群受試者會給出較高的價格,而沒有馬克杯的受試者的估價則較低,這也讓丹尼爾發現了稟賦效應的存在。
經典案例:愛喝葡萄酒的經濟學家
除了上述的馬克杯實驗之外,稟賦效應還有一個相當經典的案例,我把他稱之為「愛喝葡萄酒的經濟學家」。
從前有位愛喝葡萄酒的經濟學家用了相當便宜的價格買入了一批葡萄酒,幾年之後,這些葡萄酒的價值大大提升,從原本的 10 美元提升到 200 美元,這 20 倍的漲幅讓大家都認為經濟學家會把剩餘的酒賣掉。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位經濟學家雖然還是會喝這些葡萄酒,但卻拒絕以 200 美元的價格出售,同時也不願意再花這麼多前買進葡萄酒。
這其中的原因也和稟賦效應有關,因為持有這些葡萄酒的緣故,讓他對價值的判斷失去客觀性,就連身為經濟學家的他都難以避免,更何況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呢?
日常生活中的稟賦效應
除了這些在論文、新聞上可以找到的經典案例以外,其實稟賦效應也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特別是在投資和消費行為上,一不小心,我們就會落入稟賦效應的陷阱,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以下我找了幾個較為經典,我個人也很喜歡的實際案例,希望大家喜歡~
案例一、投資股票
首先要提的當然是大家常見的投資標的:股票。當我們買入一支股票後,對他的價值判斷便會開始被稟賦效應給影響,經常會覺得「他應該還會漲,再多持有一會吧」,或是「他之前表現那麼好,一定會再漲回來的」。
這些想法都很可能會讓我們失去最好的進出場機會,進而造成巨大的損失,最後不得已的認賠殺出。想要更客觀的在股市裡生存,需要靠紀律性的投資原則和設定停損點等方法,這部分大家可以參考其他投資理財相關的書籍,相信會更有啟發!
案例二、免費試用、可無條件退貨的商品
這是現在愈發常見的銷售手法,要不是這次我有稍作研究,還真不知道原來這些行為背後是靠著稟賦效應來為其背書。
我們常可以看到一些店家在廣告上宣稱,在產品試用期內,客戶不滿意的話可以無條件退貨,這可以降低客戶使用產品的門檻,同時讓對方產生對商品的「持有感」。
這個持有感正是稟賦效應的關鍵,當我們已經把這項物品視為自己的所有物時,要我們再將其寄回去其實需要更大的誘因,也因此大多數人再試用完商品後,通常就會購買並持續使用,這也是店家希望達成的最佳結果。
案例三、IKEA 的樣品屋
這同樣是讓消費者產生錯覺的經典案例,IKEA 的樣品屋一直都是管院教授很喜歡拿出來講的個案之一。而樣品屋之所以能促進消費,靠的其實也是稟賦效應,讓消費者在融入該場域的情況下,把它投射為自己的家,進而造成你持有這些家具或擺飾品的錯覺,最後也會默默地將東西放入購物車。
總結:練習抽離當下,更客觀看待事物
其實我自己也很常被稟賦效應給影響,在諸多事情的判斷上失去理性。這和我們人類的本能有關,所以大家也不用太自責自己的相關行為,但是我們既然已經知道了,就應該試著去改變。
根據我看到的諸多文獻,都指出我們可以利用「抽離當下」的方法,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毫無關係的局外人,練習用不同視角來看待事物。這和正念、冥想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要老是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而是要試著用更客觀的角度看事情,試著這樣做的我們一定會比以往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