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刻意暫停》的讀後心得。你滿意現在的生活嗎?對於一成不變的工作是否感到倦怠?抑或是每天拼命工作,但某些時刻總感覺內心空虛…不管是哪一種,我覺得都能透過閱讀這本《刻意暫停》來了解自己現階段的狀況。
《刻意暫停》是一本教大家如何靜下心來思考未來,暫停手上的工作,重新啟動人生的實用書籍。如果你也覺得這陣子心神難以集中,工作總是提不起勁的話,非常推薦大家來翻一翻這本書。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分享書中兩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觀點,並附上我的個人心得,最後再於文章結尾處替這本書做個簡單的評價與總結。看完文章後,你會有以下三點收穫:
- 總之,先刻意暫停吧
- 先做不想做的事
-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你也 Burn out 了嗎?
近年來「Burn out」或「燃燒殆盡」這類詞彙頻繁出現在社交軟體或朋友之間的交談中:每天處理不完的工作、討人厭的主管和同事、永遠不會漲的薪水..一切似乎都是那麼令人喪氣,日子過得好痛苦…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感覺,這本書推薦給你。套一句作者的話:總之,先刻意暫停吧!比起行屍走肉般的過日子,停下腳步思考一下未來,會是更好的方法。
總之,先刻意暫停吧
我很喜歡「刻意暫停」這個概念,在這個競爭意識強烈、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多數人想的都是如何往上爬,有更好的工作、頭銜和薪水,每天都在追逐名利,好像一停下來就會被別人超越,從來沒有人跟你說「等一下!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幹嘛嗎?」
刻意暫停的觀念就是要大家「等一下」。當你發現自己不知道在為何而忙時,就需要暫停一下,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 我的目標是什麼?我正在做的事情可以幫助我達成它嗎?
- 我最重視的價值觀有哪些?我有符合自己的原則嗎?
以上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如果你靜下心來看,會發現其實並不好回答。因此每當我要做這類型的思考時,我都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好好想想自己真實的想法到底是什麼,又該如何實踐。
沒有目標就容易燃燒殆盡
就我個人看來,之所以會燃燒殆盡,最大的問題往往是「沒有明確的目標」,每天都抱著過一天是一天的想法,即使一開始因新鮮感而產生動力,時間一久,再怎麼有趣的工作,你也會有不滿意的地方,於是 Burn out 症狀就出現了。
解決這症狀最好的方法,就是規劃出你的短、中、長期目標,不用很精準沒關係,但你至少要願意花時間思考「你的未來想長什麼樣子」。
是成為一個厲害的經理人嗎?抑或是創業當老闆?有一間自己的店?還是想自由自在的到世界各地旅遊?成為一個數位游牧家?
這並沒有正確答案,可是經過不斷的思考,你會逐漸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麼樣子。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一步步朝這個目標前進。
每天起床之後,你腦海中浮現的,不再是老闆、同事或工作煩人的一面,而是你又離你的目標更進一步,心態自然也會發生改變。
個人經驗分享:找到你的為甚麼
我算是一個比較早擔心自己職涯發展的人,在大一大二時就開始思考自己將來能做些什麼。不看還好,一看整個焦慮感都上來了。
每個在 LinkedIn 上的同齡人怎麼都那麼優秀,社群上面怎麼都是高中同學升上大學後得的各種獎項,當別人問起我有什麼專長的時候,我怎麼一項都說不出來….
於是在焦慮感的作用下,我拚了命的充實自己,看書、上線上課、跑培訓活動、找實習計畫、找 Mentor…一切我能爭取的資源我都不放過,生活過得非常非常充實,可過了一陣子之後我發現,我怎麼渾身提不起勁?
一直到後來我開始讀一些個人成長類的書籍,才發現原來是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忙」。沒有目標的努力,如同一艘失去方向的小船,終有一天會失去熱情…
於是我選擇靜下心來和自己對話,透過上述提到的幾個問題來釐清我自己的人生目標。隨著目標愈發明確,我也更加清楚自己該朝哪個方向努力,即使過程中碰到困難,我也不會因此感到氣餒,因為我知道這是達成目標的必經之路。
推薦大家可以去讀一本很有名的暢銷書《找到你的為什麼》,這本書會透過一連串的問題和情境來告訴你,該如何找出你的人生目標。雖然並不是說看完就能變得很有方向或動力,但至少,你會更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甚麼。
重要法則:先做重要的事
接下來要分享的是一個我很喜歡的做事原則:先做重要的事。雖然這聽起來很像廢話,但工作一段時間的人都會知道,通常越重要的事情會越困難,這也使得我們會下意識把這些事情往後延,反而是先處理一些簡單的工作。
雖然這樣會讓人覺得自己好像有所產出,做了很多事情,但卻都只是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做的再多主管也不會有任何感覺,而當他問起這些重要事情的進度時,你反而說不上來。
排定優先順序:早上專心處理重要事務
什麼是重要的事情?這裡提供一些基本的原則給大家參考:
- 老闆 or 主管親自交代你要完成的事(有時候會臨時被交付一些事情,請務必把老闆們的話放在心上)
- Deadline 快到了的事情
- 和你的 KPI 有關的事情
基本上只要是以上這三點,都可以被稱作重要事務。而我會建議大家一進公司,就開始處理這三類事情,千萬不要慢悠悠的看你的電子郵件,隨手做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一直到下班前才開始做真正重要的事,這會嚴重拖累你的工作效率,也難以交出好的工作表現。
個人經驗分享:每件事都很重要該怎麼辦?
雖然我知道要先做重要的事,但近期因為我所處的部門有很多專案同時在進行,我發現我手上有好多件「非常重要」的事。
老闆親自交代、這個月不完成會開天窗、和 BU KPI 有關的重要案子…一連串的事情讓我突然有點喘不過氣。即使我每天早上都努力投入,最後還是會落得要加班的下場XD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除每天加班+週六自主加班來趕上進度以外,我也會嘗試和老闆溝通,對於他交付的任務,我一樣會努力去做,並定期回報進度,但也會說明近期其他專案繁忙,我可能沒辦法該月完成他交代的事情;
另外,我也會集中火力把 Deadline 比較急的事情先搞定,至少先做到 60 分,不要耽誤時程,當事情真的太多的時候,勢必得做出取捨;
至於和 KPI 有關的任務,雖然沒有太多時間,但仍需每天撥一部分時間來 Review 進度,等其他事情告一段落後,便可把更多精力放回這裡。
當然啦,這些都是紙上談兵,我也不知道這樣做能不能解決問題,畢竟我也只是一個剛入職三個月的菜鳥 PM。不過我相信有做這些規劃,一定比我一股腦的瞎忙要來的有幫助。之後若有時間,我也會分享身為科技業 PM,我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與工作,敬請期待!
總結:刻意暫停讓自己休息一下
我會給這本書 4 顆星的評價(滿分 5 顆)
說實話,這本書其實沒有到特別好看,不過「刻意暫停」這個概念影響我非常深。每當我覺得自己好像陷入停滯,或是對工作與生活沒有熱情時,我都會安排一整天(或一個下午),自己騎腳踏車到戶外兜風,進行自我對話。
過程中我會思考近期做的事對我的人生目標有沒有幫助?我的短期目標、中期目標是甚麼?除了重新 Review 自己的目標以外,也讓自己短暫抽離當下,用更客觀的角度來看自己這陣子都做了些甚麼。
每次這樣做完,我都能重新找回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情,也希望在我正式進入職場後,也能定期「刻意暫停」一下,讓自己休息一會,重新出發。因此推薦這本書給大家,希望你們也能了解「刻意暫停」的概念,定期讓自己充電一下!
以上就是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讀書心得啦!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用 Email 或社群聯繫我,我一定會盡快回覆!
也歡迎大家訂閱我的電子報!目前的規劃是每個月寄出一封當月文章總覽,並和大家分享我這個月的工作與學習心得!讓我們一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