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書籍觀後感|遊民社工的觀察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的讀後心得。繼《有溫度的人》之後,這是我近期讀的第二本有關社會議題的書。

書中的內容主要是講述負責處理雙北地區遊民個案的社工在工作的過程中看到的社會現象,以及自己過程中產生的情緒起伏與對這塊領域的看法,看完後一樣令我相當感動。

作者 李佳庭小姐目前是台北市萬華區的遊民外展社工,以服務女性街友為主。不過,過往他也曾經在新北擔任過相同領域的社工,對於雙北地區的遊民問題處理有著豐富的經驗。

從 2014 年加入芒草心慈善協會以來,便積極地在社群上發表文章,同時也經常到各地做簡報,希望能消除大眾對街友的誤解。我也是在看完這本書後,才知道原來街友,和我們想得不太一樣。

我會在這本書中摘錄兩個令我印象深刻的點,並附上我的個人觀點,最後一樣會在文末和大家分享我的評價與總結。看完這篇文章以後,你會有以下三點收穫:

  1. 無家者百百種:別以偏概全
  2. 社工很容易一直做,就把自己燒光了
  3.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購書連結:博客來

無家者百百種

大家聽到「街友」這個詞,腦海中最先浮現的畫面會是什麼呢?是一位白髮蒼蒼、步履維艱且衣著破爛的老人家嗎?還是說,是一位整天醉生夢死、遊手好閒的中年男子?

其實,這些都只是街友這個群體中的一部分人罷了,只要你無家可歸、露宿街頭超過兩個星期,就可以被歸類到街友旗下。而在雙北,這群人並不在少數。

由於我住在竹北,住家附近並沒有街友出沒,因此,我在看這本書以前,對這個族群的議題是相當陌生的。看到網路上對於街友的批判、認為他們是好吃懶做才會淪落到如今的地步等等的言論,我也不會特別有感,只覺得「搞不好真的是這樣」,畢竟,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而且對於附近的居民來說,如果附近一直有街友徘徊,甚至搞出一些事情,想當然會對這些人感到厭惡與排斥,進而產生以偏概全的負面印象,認為街友就是整個社會的負資產,根本不應該出現在這世上。可是,這樣做是對的嗎?

圖片來源:Pixabay

他們,其實很多是非自願成為街友的

在這本書當中,我看到了很多故事,正面、反面的都有。我特別喜歡作者毫不遮掩的接露這個產業的一些陰暗面,包含社工的低薪高工時、許多屢勸不聽的個案以及社會對街友的負面看法,這些元素都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更加真實,也更願意相信裡面的正向小故事。

作者處理過數以千計的個案,其中,我看到有些曾經是創業家、老師或醫生等成功人士,因為生意失敗、家庭遭逢巨變而從此一蹶不振,因而成為街友的故事;

有些老人甚至是因為不想給家裡人添麻煩,自覺地搬出家中,選擇了自己默默承擔的道路。這一切看起來是如此的沉重,身為旁觀者的我們都覺得快喘不過氣,更何況身處第一線的社工們?

當然,我也不會說每個街友都值得同情,有些人真的是會讓人感到火大,但是,因為某部分群體的不良行為,就要我們以偏概全的定義街友都是不好的,這會不會太過武斷了?

作者提到,在這個對於勞動市場相當不友善、通貨膨脹一天比一天嚴重的時代,其實我們都有可能在年老、碰到些許意外後變成街友,屆時,我們會希望旁人這樣對待我們嗎?

明明你很努力地求生存,但因為貧窮,你很難脫離這個負面迴圈,這時,如果社會沒辦法給予足夠的支持和鼓勵,他們該如何生存?

佛度有緣人,但社工是能幫多少是多少

由於我過往曾經在學校內的社企中心做過一些事情和研究,對於該領域也算是有一定認識。在我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是抱持著「佛度有緣人」,我們不可能幫助所有的個案走出陰霾,也不是所有個案都那麼值得幫助,所以,挑選最有可能脫離苦海的那批人救助就好,從投資報酬率、個人的成就感和大眾的觀感上,都會是最好的方式。

作者提到,他曾經也是這麼想的,但是,在從事這個行業的過程當中,他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苦衷,在你眼前表現得很欠揍的個案,在另一個地方或許是願意認真工作的好員工。

從來,就沒有什麼值不值的用心援助的問題,社工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幫他們爭取資源,幫助他們的人生能過得更加順利。

我的觀點:沒有人願意深陷貧窮

說實話,在看這本書的故事時,有時候我也會很氣某些個案不知進取,怎麼得到人家的幫助和資源,卻還是不願意好好生活;同時,也會因為看到一些年邁、身體不便的個案,在沒人照顧的情況下,也很難找到足以支付生活開銷的工作這類的困境而感到難過。

不過總體來說,我可以很明確地感受到:「沒有人願意深陷貧窮」。不論是什麼原因,他們之所以活得如此辛苦,很大程度和家庭背景、生活際遇有關,並不是因為「他們想擺爛所以貧窮」,人活在世很多時候真的是身不由己,尤其當你缺少資源時,種種的限制真的會壓得你喘不過氣。

這本書讓我想到我去年看的《我在底層的生活》,該書的作者親身體驗了英國最底層勞工的工作與生活型態,發現在如此艱困的情況下,連生存都十分困難了,還談什麼儲蓄、奮發向上以改變人生這類的說詞,每天工作完只能靠酒精和尼古丁來麻醉自己,過著有一天是一天的生活。

貧窮,真的會扼殺人們對生活的積極度和正面的想像,讓人身陷負面迴圈。這只會讓社會的貧富懸殊愈發擴大,站在貧富天平兩邊的人無法互相理解,產生越來越多的矛盾,終有一天,會引發無法收拾的後果。

我希望大家都能夠多替對方思考彼此的處境,特別是像我們這種不需為經濟狀況擔心的人們。哪怕沒能直接地給予他們幫助,但至少,也請別汙名化這群人。

大家都是在同個地方生活的人類,沒有必要貶低彼此。有能力的話就默默付出與支持,讓這個社會安全網更加堅固,這才是我們該做的事情。

這裡也呼籲大家可以捐助作者所在的芒草心慈善協會,我個人在看完這本書後,就從自己的壓歲錢中拿了一部份出來,雖然很微薄,但也是我的一份心意,如果大家也能一同支持,那麼一定能對他們帶來幫助!(捐款連結:點此

我的捐款紀錄

社工很容易一直做,就把自己燃燒光了

這個段落相當真實且觸動人心,對於這些站在第一線的社工,領著微薄的薪水,做著辛苦不已的工作,還要經常在網路上被罵說政府都不做事、社工都不處理等等,其實這樣的情況很容易就會讓他們失去熱情,當初跨入這行的初衷,被這些生活上的壓力給燃燒殆盡。

在看這個段落的時候其實我非常有感,因為我也曾經有考慮過往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這塊發展,只不過,考量到薪資、工作內容和需承擔的壓力這些現實層面,我最終仍選擇其他條路,想想雖然有些羞愧,但這是符合人之常情的選擇。畢竟,有的選的話,誰想受苦呢?

因此,我對於那些明知這條路很辛苦,但還是毅然決然踏入的人感到非常佩服,如果力有能及,我會透過捐錢或參與志工來做出一些微薄的貢獻,希望能透過這些方式來多給一些支持,讓這些機構能夠順利運作下去,幫助更多人的生活回到正軌。

我們只能讓那些個案不要死而已

以作者的工作經驗來說,很多遊民無論你如何勸導、給予協助,他們依然在原地打轉,不存錢、整天喝酒與四處遊蕩等等;抑或是狀況真的太差,差到無法自立生活,而社工能做的,也只有在規則內可以提供的資源中,盡量多幫助一點,對於「拯救」這個人的人生,說實話,他們也無能為力。

這也是為什麼作者會用「我們只能讓那些個案不要死而已」作為一個章節的標題,因為能力、時間和資源都很有限,社工能做的真的也就只有這樣而已。可是,當你拚了命的工作,抱持著想幫助他人的心投入時,卻發現你其實無力改變什麼,這對於需要成就感的我們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社工比個案還窮?

這部分就是談到現實的層面了,雖然這本書是在 2017 年寫的,但其實到現在,應該也沒有太大的變動。根據作者所述,他們剛入行的時候薪水大概是 2 萬 6 到 2 萬 8,就算你努力了十幾年,爬到主管或是組長的位置,薪水也頂多在 3、4 萬打轉,可是你要負責的事情卻相當繁重,這樣低廉的薪水配上勞苦的工作,也讓許多人對這行退避三舍(對,就是我)

甚至,作者提到,很多個案在領完補助之後,戶頭裡的錢比他們這些社工還要多;先前新北市提供的每月 6,000 元房屋補帖,已經超過作者租屋處的租金(5,500/月)這也讓他們不禁感慨,社工居然還比個案還窮,這也太好笑了吧~

書中看似輕描淡寫地描述,卻讓我看到了背後的辛酸和艱苦,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辛苦工作無非就是為了賺錢讓自己過上好一點的生活,或是在職場上找到成就感。

但在社工這行,除了薪水低廉,連自己都很難養活以外,工作上還經常會需要承受過多的負面情緒,在生活與壓力雙重壓迫之下,其實很容易就會有離職的念頭,把自己「燒光」,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這也是為何作者在書中提到,不是特別有愛心或故事的人,很難在這行待得長久,因為,這實在是太辛苦、太沒前景了。

我的觀點:台灣的社工其實一直都在超負荷工作

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全台灣的社工資源是如此稀少,每名社工基本上都負責了遠超標準的個案數量,這除了會壓縮到他們關心每個個案的時間以外,也對工作壓力帶來巨大的影響。

在不同地區、不同案情的背景下,這些組織會有所謂「轉介」機制,簡單來說就是把個案轉到最適合他的組織下接受輔導。可是在大家都人力吃緊的情況下,很多時候,這樣的轉介便會成為彼此「踢皮球」的情況,大家都不想給自己多帶來一些麻煩,這讓人看著相當難過。

我們都有看過一些戲劇,在講述有些惡劣的工作人員會不顧可憐的個案,讓他自生自滅,但從作者的角度來看,有時候真的不是不願意,而是負荷量已經超載,如果硬接下來,也不確定能否照顧好他,這就是第一線社工的悲哀:心有餘而力不足。

關於這個情況,說實話,我也沒有什麼真的能做的事情,除了多捐點錢表示支持以外,我告訴自己,日後看到遊民或一些社會工作者,要盡可能的幫助他們,並適時的給予鼓勵和讚美。日後如果有相關的政策和組織,也要多加關注,讓台灣在這塊做得越來越好,建立起完善的社會安全網。

圖片來源:Pixabay

總結:人人都需要多一點同理心

我會給這本書 5 顆星的評價(滿分)。

當然,主要都是給這些辛苦的社工們我的 Respect,懷抱理想與熱情的他們,透過作者的文筆讓我深受感動,對於這些辛苦付出的人,我一向是非常尊敬的。

同時,我也透過這本書,更加認識了遊民議題。過往我比較多關注的是長照、孤獨長者與老人化,而遊民這塊,一直到我看這本書時才認識到,原來,台灣有這麼多遊民需要幫助。

我發現我近期很喜歡看這種一線社會工作者所撰寫的書籍,對於他們投入的議題,我能夠有更直接的認識。比起過往拘泥於理論與大方向,這種具體的說明會讓我更有感觸。

如果可以,我希望在未來的 10~20 年間,我在職場打拼的同時,也定期捐款幫助這些團體;等我實現了自己「財務自由」的承諾後,能夠實際投入到這些組織當中,以微薄之力想辦法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

最後,也希望大家能夠多一些同理心,對於辛苦工作的社福機構、努力討生活的遊民和一些同樣不被理解的人們,能夠換位思考,明白大家都各有難處與苦衷,我們要做的,就是互相尊重與支持,一起建構出牢固的社會安全網,接住落下來的每個人。

收到更多巫師札記的內容

總算在今年做出新嘗試啦!目前還是試營運版本的電子報!每個月我至少會寄出一篇關於我當月文章的摘要與重點整理,你可以針對有興趣的主題來閱讀!除此之外,我也會不定期的寫信分享近期的學習點和心得,也希望透過電子報來和大家有更緊密的互動!

只要訂閱巫師札記電子報,我就會免費寄出一份關於「如何提升閱讀效率」的電子書,幫助大家更有系統的吸收與學習書上的知識。日後也會持續分享有意義的內容,請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