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卡片盒筆記》的讀後心得。作為筆記類著作中赫赫有名的一本,《卡片盒筆記》的確有其厲害的地方,堪稱學術寫作、高質量與高產能創作者必讀的好書。
該如何從平時的閱讀、學習與思考中,將能幫助你創作的內容筆記下來,在需要時迅速找出?這正是這本書的核心。
作者 申克.艾倫斯是一位德國的教授,而書中的方法論則是摘錄自另一位厲害的德國社會學者魯曼的卡片盒筆記法,魯曼這輩子共產出 70 本書籍、400 篇以上的論文,如此驚人的產出都是靠著這套方法來達成,這也讓人對這套方法產生了無限的嚮往。
我會在這篇文章中摘錄兩個關於卡片盒筆記法的重點,並附上我個人的看法與應用方式,最後在替這本書做個總結並附上我對它的評價。看完文章後,你會有以下三點收穫:
- 什麼是卡片盒筆記法?一套有系統的筆記儲存方式
- 如何真正的學會知識?
-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什麼是卡片盒筆記法?
正如同我開頭所說,這是由德國教授魯曼創造的一種筆記方式。嚴格來說,他有兩個卡片盒,一個專門收錄有關參考資料和其他文獻的簡單記載(有點像書目);另一種則是關於想法的紀錄,大部分是針對他讀過的內容所寫。而這些筆記會寫在一張卡片上,放在木製的盒子中。
基本上當魯曼讀到有趣或值得紀錄的內容時,他就會寫下來,放入卡片盒裡,這和一般人做筆記其實沒什麼兩樣,但重點在於他如何管理這些資訊,這也正是卡片盒筆記的重點:連結性。
抽象的編號方式
如果我們想到什麼就寫下來並儲存,隨著我們的資料量越來越大,到最後我們會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寫過哪些東西、讀過什麼內容。真的有一天需要用到時,也會因為資料庫太過雜亂而找不到,這也是許多人做筆記會有的毛病(我也曾經是這樣)
而魯曼筆記的巧妙之處在於,他會用非常抽象的方式將這些卡片筆記編號。如果某個筆記和另一個已經寫過的筆記有相關,或是針對已存在的比較所做的評論、修正等等,他就會直接把新的筆記放在前一個筆記後面。例如:原先的編號是 22,新的筆記有可能是 22a、22b…以此類推。
每當他要新增一個筆記時,他會先看卡片盒裡面有沒有相關的內容,有的話便將兩者結合起來。這和我們一般人用主題做分類的方式不同,他只針對卡片與卡片間的連結去做排序,再從這些連結中延伸出新的寫作主題,將傳統的順序顛倒進行。
寫作能讓我們充分吸收內容
看完上面的兩段文字,或許你會感到困惑,這樣做筆記真的能幫到我們嗎?這和我過往對筆記的印象似乎有點不一樣。
其實魯曼的這套方法,是為了學術寫作而設計的,雖然我們並非學術人士,甚至不用寫論文,但我認為這套方式還是能幫到我們的原因,就是「寫作」帶給我們的好處。
大家可以去看我在 個人成長 類的文章中,有幾篇是我的課程筆記所延伸出來的文章,這是因為比起在課堂上瘋狂記筆記,然後放在你的筆記本或數位軟體中,把你的學習點和看法寫成文章更能幫助你加深印象與理解你從中學到的知識。
你「知道」一件事,和你是否「理解」一件事其實有很大的差別,而透過寫作,我們可以再次檢視自己對這件事的理解程度有多少?如果寫到一半覺得卡卡的,那會不會是我們對此還研究的不夠透徹?這時再回去翻教材和你的筆記,絕對能讓你對它更有印象。
而卡片盒筆記法正是能讓我們在寫作時擁有更多延伸想法的一個好方式,如果有這樣一套完整的筆記系統,我們根本不會有靈感枯竭的一天,因為你隨時可以從卡片盒中找到相對應的觀點和內容,並開始思考你可以如何闡述這個觀點,這也是身為入門創作者的我希望達成的境界。
我的觀點:從今天開始建立起自己的卡片盒筆記系統
作者也有提到,魯曼用的是紙本的方式,那是因為當時還沒有數位化產品,沒有辦法透過手機或電腦來記錄。但現在不一樣了,市面上有許多好用的筆記型軟體,我們大可以利用這些實用工具來建立我們自己的卡片盒筆記。
我目前是打算在我的 Notion 上建立一個相對應的筆記系統,但因為我本來就有既定的筆記框架,所以我也正在構思該如何調整,以建立我的「筆記連結性」。這個部份等我這陣子有所領悟之後,會再額外寫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還請期待 XD
如何真正學會知識?
「如果你無法清楚的說出來,你就無法真正理解。」這句話我相當認同。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已經搞懂某個東西,但當別人請你稍微介紹一下時,你卻發現沒辦法有條理地把它講出來,那麼我們就不算真正的理解。
而比起口頭報告,寫作更是難以打迷糊仗,我們或許可以在對話中草草帶過,但當今天要寫一篇文章或觀點時,你那不夠透徹的理解往往會造成文章的論點前後不一致、漏洞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這點在我開始寫文章後特別有感觸,真的是騙不了人。
而卡片盒筆記的概念,正是幫助我們得以找出這些知識的連結性,透過參照多個卡片上的內容,去思考我們對這件事的理解到什麼程度?如果理解的不是很透徹,那我該多做一些筆記來幫助記憶嗎?
傳統的教學方式真的有用嗎?
想必我們都曾經歷過國中小學的那段時間,老師將準備好的教材一一塞到我們腦子裡,要求我們系統性吸收與學習。當然啦,他們的出發點也是好的,老師們也確實花了很多心思在讓學習變得更容易,用各種模組、類型和主題做分類,試圖讓我們學起來更加輕鬆。
但作者認為,這樣做反倒是在拉高學習的難度。這是為甚麼呢?
這又要講回前面提到的「連結性」,當我們今天主動思考知識與知識間的相關性時,會對它們有更深入的理解;
但如果我們只是被動的接收老師們準備好的教材,便無法自行建立有意義的連結,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記,這就像是在吃速食,既沒營養,又不好吃(很有趣的比喻),只是方便而已。
我的觀點:一昧的死記是沒有用的
這點其實我還蠻認同的,畢竟我也曾經是在體制下做的很好的學生,只需要針對整理過的內容作背誦,抓到考試的要點,我就能拿到高分、考上好學校。但如果你問我,你學到了甚麼?我還真的說不出來,這讓我覺得十分可笑。
明明看起來很會讀書,但怎麼感覺啥都沒吸收進去?
其實,一昧的死記學長姐和老師提供的模組是沒有用的,知識是活的,我們要試著「真正理解」這些內容。我們應該要努力思考與回想這些內容與細節,並試著用自己的方法詮釋。
我們可以結合過往的經歷、有連結性的其他知識,總而言之,要試著思考,無論思考的品質如何,你都會加深對它的印象。這也是我從卡片盒筆記中得出來的洞見,找出知識間的連結性,幫助你延伸思考的同時,也加深了你的記憶與理解。
這也是我到了大學,擺脫了升學考試的壓力後,開始主動學習時領悟到的概念。以前我們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所以並不會想真正的學到什麼東西。但當我們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學習時,確保自己真的有從中學到知識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現在每上完一門課程,就會試著寫下筆記摘要與學習分享文章,透過思考、摘要與寫作,來檢視我對這次學習歷程的領悟有多少,我的 takeaway 又有哪些?唯有堅持做這些事情,我才能明確知道我有沒有真正的理解這些內容。
對此我認為,大家不見得一定要照卡片盒筆記的框架去做筆記,只要試著找出知識之間的關聯性與記憶點,試著用自己的話敘述一次,你便會發現自己又多領悟了一層。
總結:學術寫作的寶典
我會給這本書 4 顆星的評價(滿分 5 顆)。
說實話,這本書沒有想像中好讀。由於這套方法是從國外翻譯過來的,加上又是專門在寫學術文章與書籍的人所用,對於一般人的適用性來說,可能真的不是那麼高。
如果你是因為想找個實用的筆記方法而想買這本書的話,我會建議你去買其他本,可以看看那些台灣的作者所出的書,你在吸收上會比較容易,而且實作上也不會碰到太多障礙;
可卡片盒筆記的觀念雖然好,但它要被轉化成你日常可用的筆記系統,還需要你多花一層時間來思考,對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白話文:請三思)
但如果你今天是個創作者,希望建立一個靈感庫或寫作的系統,我還蠻推薦這本書的。我們不見得要像魯曼一樣用紙本作紀錄,但把這個觀念套用在數位工具上,你真的會發現在寫作上容易許多。
當我們有了多個具連結性的內容,寫出一篇文章便不再是困難,你會發現每天都有好多東西可以寫,這也是我現在的感受。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受眾和我最初想的有些不一樣,但身為創作者的我也確實從這本書上學到了很多寶貴的概念與框架,也希望今天的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大略知曉這本書的重點與風格,有興趣購買的朋友也請點擊文章中的連結下單喔(我有簽博客來的聯盟行銷合約,就當作支持一下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