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躺平?沒有動力賺錢的時候,就去高檔餐廳吃頓飯吧

這兩天在重讀《脫貧比脫單更重要》的時候,對於其中一個章節有了更深的感觸,重複閱讀的好處就是,不同的時間點讀,你能從中看到不一樣的學習點。

這個章節的名字叫做:「那麼窮,是因為你太省了」。這是什麼意思呢?難道省錢不是件好事嗎?別急,且聽我娓娓道來。

沒有動力賺錢的時候,就去高檔餐廳吃頓飯吧

先不論其他國家,至少在台灣,在我這個年齡層的年輕人當中,一股「賺錢並非第一優先」、「我們應該及時行樂,而不是整天在辦公室加班」的『錢不是那麼重要』的風氣愈發盛行。

努力賺錢要幹嗎?反正我又沒有甚麼遠大的目標,讓自己吃得飽餓不死就好了,我還需要這麼努力嗎?更何況現在物價房價飛漲,我們這種沒錢沒背景的人要如何翻身?想想就讓人沮喪…

可書中分享了一個讓我全身起雞皮疙瘩的案例,讓我重新審視這件事:「沒有動力賺錢的時候,就去高檔餐廳吃頓飯吧

我要讓自己配得上這些

講出這句話的,是作者的一個朋友,25 歲,卻靠著自己的努力,一個人在巴黎最好的大學讀書,全額自費,一分錢都沒跟家裡拿。

可在他剛畢業的時候,和多數人一樣,找了份普通的工作,每天都是被鬧鐘逼醒,然後頂著褶皺不堪的衣服和亂糟糟的頭髮出門,臉上的疲倦完美說明了他有多麼疲憊。

直到有一天,他路過一間非常豪華的高檔餐廳,看著莊重的門面以及裡面那衣著精緻且優雅的客人們,他足足站在玻璃窗外 5 分鐘之久,看著裡面那些穿著體面、光鮮亮麗的人,突然感到異常的羞愧。

然後,他做了一個連自己都覺得意外的決定: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和頭髮,走進了這間餐廳。

餐廳的服務員很快安排他入座,到位的服務和餐廳內優雅的音樂都讓他覺得非常舒服。然後一份菜單被遞了過來,他做了最壞的打算,大不了吃掉兩個禮拜的薪水。

結果是,他吃掉了他一個月的薪水。

可是他並沒有如一般人一樣的感到心疼,反而是在心態上有了極大的變化。那些精緻的餐點、優雅的裝潢和穿著得體的客人時常在他腦海裡出現,變成了一股潛在的動力:我要讓自己配得上這些。

後面的故事就不多提了,總之就是這位主人公因此更努力工作賺錢,靠著「我要更加努力,去擁有這般優雅的生活」的信念,成為了他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

我的觀點:刺激自己更加努力

隨著我正式從家裡獨立,在台北工作兩個月之後,我深深感覺到「錢」這東西,真的是太太太重要了。

剛好前一篇才寫完在北漂到底有多花錢,讀這段文字時更加有感:我離理想中的生活還差得太遠了,得更努力才行。

每天工作回家吃著超商的打折便當,看著 Youtube 影片中,那些美食博主探店的奢華影片,總是會讓我心中有更強烈的動力,告訴自己總有一天,我也可以像他們一樣,想吃就吃,而不用因為菜單上的價格而猶豫半天。

我非常同意書中所寫的「沒有動力賺錢的時候,就去高檔餐廳吃頓飯吧」,看著菜單上昂貴的價格,還有自己空癟癟的錢包,我相信此刻你一定會很痛恨自己沒用,沒能賺到足夠的錢來過這樣的生活。

當然,這並不是要大家追求物質,只是要有無論如何,我都有從容選擇生活模式的餘裕。而這餘裕哪裡來?自然是來自你口袋有多深~

還在整天喊著「賺錢不重要」的口號嗎?如果你家裡有礦,那請繼續;如果沒有,那建議大家還是跟我一樣,好好努力工作,靠自己過上更優雅的生活吧!

那麼窮,是因為你太省了

這是該篇章的大標題,越省反而會越窮,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在不該省的地方吝嗇,時間遠比金錢重要多了。

別浪費你的寶貴時間

總有些人,為了省錢而住在離公司很遠的郊區。

這樣做確實能省下一部分房租,但是每天都要花上一個多小時在顛簸、擁擠且吵鬧的車廂才能到公司;好不容易下班後,又要再被折騰一次,這樣你會有好的工作效率嗎?回家還有力氣做其他事情嗎?

於是,你越省越疲憊,越省錢越窮,惡性循環就這麼出現了。

其他的例子像是:

當你正在準備一個證照考試,但捨不得花錢報補習班,甚至連參考書都不想買,而是在網路上蒐集零碎但免費的資訊,然後把大把時間浪費在過濾和篩選資料上,想當然結果通常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抑或是你的電腦已經很老舊了,每次開個檔案或新視窗都慢得要死,但你就是捨不得換新的,導致最後工作效率大幅下降,每天都浪費時間在電腦運轉上…

最傻的省錢方式就是:因為沒錢,所以拿時間去省錢,可是如果你沒有獲得任何專業技能上的提升,你註定會越省越沒錢。

因為其他人願意把錢花在有效學習、提升工作效率上,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被對方遠遠拋在後頭。

一分錢一分貨

除了和時間有關的省錢方式以外,還有一個讓我相當有感的例子:

今天小明看到了一件不錯的外套,但看了價錢發現不便宜,於是上網選了一款樣式相近但價格便宜許多的衣服,還安慰自己:「雖然有一點不一樣,但看起來差不多嘛,重點是便宜。」

結果拿到衣服後發現,效果和想像中差太多,於是花時間跟店家吵架、退貨,最後還是用預算買了另一件衣服,可是還是沒有當初那一件好看。

所有的差不多,最後都會報復你。

這個故事想必有買過衣服的朋友都有經歷過類似的事情,為了省錢而找價格便宜但效果差不多的款式,但往往最後都會自食惡果,浪費錢在一些不合心意的衣服上。這樣我們真的有省到錢嗎?

我的觀點:錢要花在刀口上

這是我看完這段落之後,浮現在我腦海中的一句話。的確,大部分人都有開源節流的概念,網路上也有很多教大家如何省錢的內容,可是正如同書中所寫:越省,你會越窮。

為了省錢而每天浪費 2~3 小時通勤,這些時間我可以拿來健身、寫文章和閱讀,日復一日的累積,我和你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為了省錢而選擇看網路上的免費內容,或許短期內的確比我花幾千塊甚至幾萬塊去上課要來的划算,但在學習的效果和準備考試的效率上,你絕對比不上有「課金」的我;

為了省錢而整天吃一堆垃圾食物,或是一天只吃兩餐,時間一久,你會發現身體出現一堆毛病,最後反而要花更多錢在醫藥費上…

諸如此類的案例可以說非常多,而這也是為甚麼我寧可一個月花 13,000 也要在離公司和捷運站很近的地方租房,因為這可以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學習、充實自己,生活的品質也遠比每天花大量時間通勤的人要來的好。

該花的錢還是得花,特別是和「時間」有關的事情。比起省錢,時間才是人最寶貴的資產,檢視一下你現在的花費習慣是不是陷入了作者所說的誤區?

省錢、節流是好事,但省過了頭反而會讓你身陷越省越窮的循環。我們要做的,是在合理的範圍內節制開銷,然後盡可能充實自己,爭取更好的工作或賺錢機會,當我們賺的錢越多,自然也不用去擔心那些雞毛蒜皮的省錢小事了。

老話一句,格局放大,努力搞錢,一起為理想中的生活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