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到每週一點深度分析系列文章,在這個系列中,我每個禮拜會挑選一件近期令我感興趣的時事和大家進行分享,內容大多是國際政局、科技與金融時事,偶爾穿插一些台灣的重要新聞!
這週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爭議」,在今年 8 月 24 日,日本政府將原先存放於核電廠的核廢水排放到海中,預計將先排出 7800 噸的廢水。
這件事情在國際上引起多國注意,身處日本鄰國的我們也是其中之一。到底這些核廢水對人體是否會造成傷害?之後還能吃海鮮嗎?為什麼大家要去超市搶鹽?就讓我在這篇文章中和大家分享我找到的資料與看法!
日本為什麼要排核廢水?
不曉得大家還記不記得在 2011 年發生的 311 大地震,那場天災隨後引發的海嘯,使得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中的三座反應爐熔毀,造成了繼車諾比事件後,最嚴重的核災。
而為了避免悲劇再次發生,日本政府採取了持續注入水來冷卻反應爐的策略,這些水在經過反應爐之後就變成了所謂的「核廢水」,裡面帶有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迄今為止已經累積超過 130 萬公噸,即將超出儲存槽的上限,因此才有了這次的排放計畫。
先進液體處理系統 ALPS
關於如何排放這些廢水的細節,由於裡面含括許多設備、法規和化學反應的解釋,我這裡就簡單分享幾個重點。
首先,在淨化與處理核廢水的過程中,日本使用了一個名為 ALPS 的液體處理系統,將核廢水中絕大部分的放射性元素給過濾掉,這些經過過濾的水就被稱為「核處理水」。而這些核處理水會先在廠內儲存一陣子,然後被排放出去。
核處理水中的「氚」元素
前面有提到,ALPS 只能將「絕大部分」的放射性元素過濾,這代表還是有部分元素留在核處理水當中,而最主要的兩個元素就是「氚」和「碳 14」。碳元素我們相對熟悉,對於人體造成的影響也可忽略不計,那麼氚元素呢?它會對人體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根據我找到的資料中,海洋大學研究所教授蕭仁傑提到,氚水中的放射粒子能量較低,並不會穿透人體,只有攝取大量的氚水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海洋生物也是一樣,只要不要一次接觸大量的氚元素,都可以靠自身的代謝將其排除,所以不會有吃了海鮮會因此身體受損的情況發生。
根據日本政府公告的訊息,這一次排放的核處理水在經過稀釋之後,濃度會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飲用水標準。同時,它們也獲得了國際原子能總署 IAEA 的審核,認定日本排放的廢水在法定水準之內,並不會對環境造成顯著傷害。
周遭國家的反應
想必身處台灣的大家,在前陣子都有聽到這則消息。我母親在聽到之後,還叮囑我之後別去海邊玩水,海鮮也要少吃等等…從這裡就不難看出,在日本周遭的國家,對於排放核廢水這件事,應該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反應,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些國家的態度。
最大反對者:中國
在日本周遭的眾多國家中,中國是反應最為激烈的一個。先不論大家對這件事的觀感如何,光是中國人民普遍有的「仇日」情緒就足以讓他們在這個議題上大做文章。
中國本來就已經禁止福島周遭的日本海鮮進口,如今這個廢水排放的消息更是讓他們的抵制與控管行為更加劇烈,甚至有部分民眾打跨國電話到福島的商家進行語言攻擊與騷擾,場面相當激烈。
其餘國家:官方表示支持態度
出乎意料的是,除了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像是韓國、台灣和東南亞的國家,官方政府都表達了支持的態度,也沒有因此對日本的海鮮追加嚴格的限制等等。或許是因為這次有 IAEA 的背書,加上資料也相當齊全,讓這些國家對此都抱持較為正向的態度。
日本國內的反應
日本國內對於排廢水的反應雖說多半是支持,畢竟誰也不想再次看到因為天災而帶來的巨大傷害。可是對於福島的漁民來說,他們卻覺得這樣做會讓當地漁業再次受到打擊。
雖說有許多國際組織的背書,但還是有部分人會因此拒絕購買福島的海鮮,這讓好不容易從災害中重生的福島居民來說是重大打擊。
我自己在看這部分的論述時也覺得相當有道理,如果日本政府不做點補償行為的話,對於這群生活在福島的漁民來說,的確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另外一個觀點則是,這次廢水排放的消息,對於日本的國際形象其實也是一大打擊,畢竟這東西終歸是核廢料,對於安全、環境上的考量,都讓很多人對其有負面看法…
我的觀點:不需大驚小怪
其實我之所以會去看這起事件,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母親一直拿這件事來要求我別去海邊玩,她認為因為核廢水會飄過來台灣,整個海域都會受到汙染,對人體會有不好的影響。
我能理解她對於我的關心,但我實在不覺得問題有這麼嚴重,畢竟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各國為何還會同意日本排放廢水的行動?
更何況大家對於核污染的恐懼與要求極高,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把握,我想日本也不敢做出這種行為。所以,在看完這些訊息之後,我雖然明白一些環保團體和部分激進人士的反對理由,但我真心覺得不需太大驚小怪。
在合理的範圍內處理這些汙水是可以接受的,總不能等到儲存室滿出來之後才在想解決方法。目前看來這則消息也沒有持續發酵,我想這正是已經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訊號,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