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易放棄自己:破除習得性無助的魔咒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實驗,一位科學家找了幾隻狗來做測試,讓狗狗們待在一個籠子裡,中間有個低矮的隔板,把籠子分成兩區(我們稱為 A 區和 B 區)。

其中一組狗狗在 A 區被電擊後,只要跳到 B 區就可以避免被電;但另外一組狗狗不管在 A 區還是 B 區都會被電擊,於是最後這組的狗便會消極地趴在籠子裡,就算我們後來把機制調整為跳到 B 區便可以避免電極,它們也不願意再做嘗試。

這種因為過往的經驗,導致產生「不管我做什麼都無法改變現況」的想法,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習得性無助」,是相當經典的案例之一!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

上面提到的實驗是由美國賓夕凡亞大學的學者 Seligman 所做的實驗,藉由動物的表現來證實「習得性無助」的心理學現象。習得性無助指的是人類和動物接連受到挫折後,從這些經驗中學習到的無助感。

當我們被習得性無助給框住之後,很容易會引發信心危機,讓人陷入消極、沮喪和意志消沉的後果,從而不願意在事情上努力,混吃等死的度過每一天。

習得性無助處處可見

從上述的實驗和解釋可以看到,習得性無助的養成和「過往的經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這些經驗,又很大程度源自於當事人所處的環境,也就是家庭、學校和工作。

因此很多從小被溺愛、家暴的孩子;在學校被霸凌的受害者;以及工作中屢屢被主管責罵的新人,他們都很容易會因為這些連續性的經驗,而陷入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他們會覺得,反正不管我做什麼都會被罵、被打、被欺負,那我還不如什麼都不要做。

大家可以仔細回想過往有沒有碰過這類人,常常會覺得他們想法過於消極、負面,但這其實也不是他們願意的,很多時候是被過往的經驗給侷限住,這時,如果沒有外力介入,他們是很難自己想通然後走出來的。

該如何破除習得性無助?

看到這裡,大家當然會想問:「那麼我們該如何破除它?」。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讓當事人(或是我們自己)認知到有「習得性無助」的這個心理現象,知道自己可能因為過往不開心的經驗,影響了現在的行為和思考。發現問題,往往是最重要的。

再來,我們可以透過一些行動來讓自己擺脫這種無助感。例如,不要輕易說出「不可能」這三個字,沒有試過,怎麼知道行不行得通?

同樣的,我們可以正視自己的內在情緒,當負面想法出現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問自己:「發生什麼事了?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想法?」很多時候其實狀況沒有那麼糟,我們只是被內心的無助感給侷限住了,只要透過不斷的提問和思考,便可以慢慢走出這個負面的循環。

我的觀點:未來總有無限可能,別被過往經驗給框住

看完這個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現象後,我除了慶幸自己的成長背景十分溫暖以外,也逐漸理解以前碰到的那些經常讓我覺得「很負面」的朋友,或許他們正是因為被周遭的環境影響太深,讓這些負面經驗改變了自己的思考與判斷,才會有這些略顯極端的表現。

雖然由我這個在「溫室」長大的人講有點奇怪,但我還是想說,希望大家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可以思考一下現在的自己,有沒有被這樣的無助感所框住?不管有沒有、症狀輕微或嚴重,都請把目光放遠,看向那有無限可能的未來,拋開過往經驗的束縛吧!

收到更多巫師札記的內容

總算在今年做出新嘗試啦!目前還是試營運版本的電子報!每個月我至少會寄出一篇關於我當月文章的摘要與重點整理,你可以針對有興趣的主題來閱讀!除此之外,我也會不定期的寫信分享近期的學習點和心得,也希望透過電子報來和大家有更緊密的互動!

只要訂閱巫師札記電子報,我就會免費寄出一份關於「如何提升閱讀效率」的電子書,幫助大家更有系統的吸收與學習書上的知識。日後也會持續分享有意義的內容,請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