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與生命手記》讀後心得|關於愛、失落與存在的意義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死亡與生命手記》的讀後心得。作者歐文.亞隆是美國知名的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思想家,他的著作與問診影響了無數人,也是一位極具生產力的創作者。不過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這是他和即將逝去的妻子所寫的最後一本書,談論他們是如何面對死亡與摯愛離去的痛苦,內容相當精彩且震撼人心。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和大家分享兩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篇章,並附上我的觀點與想法,最後替大家為這本書做個總結與評價。看完文章後,你會有以下三點收穫:

  1. 重溫《凝視太陽》:對死亡的領悟
  2. 成年人的獨自生活:然後呢?
  3.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重溫《凝視太陽》

前面有提到,作者歐文.亞隆是一位極具聲望的心理治療家與作家,《凝視太陽》是他先前所撰寫的一本關於死亡焦慮的書,而在十幾年後,他與他的妻子也碰到了相同的問題,這時,重讀自己的著作能否幫助他們走出難關是作者寫下這個篇章的起因。

這裡還是先簡單敘述一下作者和妻子的背景狀況。首先,他們算是相處非常久且長壽的夫妻檔,兩個人都活到將近 90 歲,而他們大學時就在一起了,因此有著超過一甲子相處時間,而兩人也非常的恩愛,這也讓他們面臨分別時有著更大的不捨。

而妻子所罹患的疾病是多發性骨髓瘤,需要接受重度治療(化療),而他那已經 87 歲的身體恢復力早已大不如前,因此醫生宣判他只能不到一年的時間,而在最後的時間裡,他希望能和丈夫合著最後一本關於彼此的書,才有了這本《死亡與生命手記》的出現。

死亡最可怕的不是失去未來,而是失去過去

《凝視太陽》的開頭有一句話,是作者最愛的作家 米蘭.昆德拉所說的:

死亡最可怕的不是失去未來,而是失去過去。事實上,遺忘本身就是一種不斷在生命中上演的死亡形式。

的確,當我們死了之後,那些存留在記憶中的事物也會隨之消散。作者寫到,以他將近九十歲的高齡,很多親人、朋友早已先離世,還記得這些人的除了他,恐怕也沒幾個了,在他死了之後,還會有人記得這些人嗎?很可能不會,這些記憶就隨著人著死亡而逝去,想想就令人感到悲傷。

身旁的人的死亡往往會引發死亡焦慮

這一點簡直是一針見血,在作者諮商的多年經驗中,有非常多人在親朋好友離世之後,因此不得不正視死亡議題,而引發強烈的死亡焦慮,繞他們甚至難以回歸正常生活。

而作者在《凝視太陽》中曾經和一位病人面談,「死亡最讓你害怕的是什麼?」作者問。對方回答:「所有該做的事都沒做。

這種感覺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對於剩餘人生的急迫感。作者認為,死亡焦慮與虛度人生的感覺息息相關,人生越是虛度,死亡的焦慮就越強烈。

我的觀點:留下來的人其實更為痛苦

在閱讀這一篇章(抑或是整本書都一樣),我都能感受到作者比他即將逝去的妻子要來的更加痛苦。畢竟,人死了之後可能就沒有知覺了,所有的一切與他再無關連。可生者不一樣,他還是得過接下來的日子,而在失去摯愛之後,該如何適應這樣全新的生活型態?沒有了他的陪伴,生活還能像以往那般有趣嗎?

我對這本書有著強烈的共鳴,雖說我並沒有像作者一樣失去陪伴了超過一甲子的摯愛,但我在國中三年級到高中二年級這段期間,陸續送走了我的爺爺、奶奶,甚至是我的父親。過程中我從第一次認知到死亡原來離我這麼近,到後來稍微適應(畢竟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再到父親的意外離世讓我感受到「人生無常」不是說說而已。

雖然這幾次的離別因為事發突然,我從得知消息到親人離世,最常也沒有超過一個月,因此更多感受到的,是驟然失去親人的痛苦,但對於親人死亡所帶來的「死亡焦慮」,我非常能夠理解。自從親人離世之後,我開始思考我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如果今天就是我人生中的最後一天,我還會想做手上的這些事情嗎?

說實話,我也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走出這段陰影,光是看到他們留下來的衣物、照片,以及想起過往相處的時光,都會讓我難過到難以言語。而當別人問起我家中情況時,我也總是搪塞帶過,不願意提起這段令人悲傷的往事。

一直到最近我才稍微釋懷一點,能較為輕鬆地和旁人分享親人離世的心路歷程和故事。但相對於離世的親人,我認為留下來的人可能更為痛苦,要如何適應沒有對方的剩餘人生,成了我們這些生者的必修課…

圖片來源:Pixabay

成年人的獨自生活

這個篇章分享的是在妻子離世之後,作者的獨居生活,以及他內心的一些變化與寫照。剛開始自然是難以接受,雖說早已有心理準備,但看著周遭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少了伴侶的陪伴,我想這當中的難受程度是外人難以想像的。

下面的這段文字寫得非常有感情,讓我在閱讀時起雞皮疙瘩,特別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

我一再提醒自己,瑪莉蓮已經不在了,這個電視節目和生活片段,縱使瑪莉蓮無法分享,還是值得我自己珍惜、回味的。類似的事情經常發生。一個婦人來電,要跟瑪莉蓮講話,我告訴他,瑪莉蓮已經過世,他在電話中哭起來,說他十分想念瑪莉蓮,瑪莉蓮對他有多麼重要。

電話講完,我又得再提醒一次自己,這事情也只能到我為止,無法跟瑪麗蓮分享了。但這不是在說寂寞,而是我懂了,有些事情即使只是我一個人經歷,即使無法與瑪莉蓮分享,並不會減損其價值、趣味及重要。

日子還是要過

礙於我文筆不佳,又不想直接抄寫書中文句來和大家分享,因此很多作者的情緒、感受沒能很好的傳達出來。但是,我確實能從字裡行間中感受到作者的悲傷與不捨,作為同樣失去過至親的人,我能理解這樣的心態變化。

可是,無論我們有多悲傷,日子還是要過。雖然作者曾經也產生過想輕生的念頭(畢竟他也年紀大了),但一想到那些曾經想自殺,但卻因為他的輔導而走出悲痛的那些病人,如果發現自己的醫生居然也因為同樣的問題而自殺,這不是很荒謬嗎?

也因此,作者選擇承受這巨大的悲痛之情,毅然決然地面對接下來的人生,這個精神令我非常佩服,也給了我想把自己人生活得更精采的念頭。

我的觀點:用自己的方式走出悲傷

在面對失去摯愛的悲傷後,作者選擇投入寫作來緩解悲傷,關於抒解情緒的方式,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方法。

我自己當時也是整天鬱鬱寡歡,最終決定全心投入社團活動,藉由和朋友們相處、共事的過程來忘卻這件悲傷的事情,雖然不乏有逃避的意味在,但真的比一直待在原地打轉要好得多。

我們人的一生中肯定會經歷悲歡離合、生離死別,該如何面對與看待這件事情,是所有人遲早要面對的。

我很不幸,也很幸運的在我成年之前就對此有深刻的體悟,除了讓我比同齡人更早熟以外,對於剩餘的每一天也都用更正向的態度在過。我想這就是「禍悉福所倚,福悉禍所伏」的最佳寫照,我會帶著這個感受,持續過好人生中的每個時刻。

圖片來源:Pixabay

總結:透過文字感受生離死別的不捨

我會給這本書 5 顆星的評價(滿分)。

基本上只要是在談論生死相關的議題,只要寫得真的不要太差我都會給出不錯的評價,因為和上一代人相比,我這個年紀的人更願意談論死亡的議題,而這些書則是能幫助我們認清這個大家曾經避而不談的領域。

更別提這本書是由美國極具聲望的心理諮商師所寫,除了文筆出色以外,真摯的情感、寫實的心情起伏和各式細節,都讓人有身歷其境之感,完全能體會到作者面臨離別時的心碎。

我會推薦各個年齡層的人都應該來翻翻看這本書,裡面沒有艱澀的理論、沒有古板的說教,也沒有乏味的平鋪直敘,有的只是作者和他的妻子最真實的感受,在人生的最後時刻,他們是如何看待死亡,以及在伴侶離世之後,又該如何自處?其中滋味值得細細品嘗,推薦給大家!

P.S 我現在有和博客來簽署聯盟行銷合約,如果你看完文章後覺得心動,想購買此書的話,不妨透過這個連結前往博客來官網購買。不用擔心,你不需要額外付錢,而是原本的買書錢中,博客來會分潤部分金額給我,就當作支持我的創作吧~

收到更多巫師札記的內容

總算在今年做出新嘗試啦!目前還是試營運版本的電子報!每個月我至少會寄出一篇關於我當月文章的摘要與重點整理,你可以針對有興趣的主題來閱讀!除此之外,我也會不定期的寫信分享近期的學習點和心得,也希望透過電子報來和大家有更緊密的互動!

只要訂閱巫師札記電子報,我就會免費寄出一份關於「如何提升閱讀效率」的電子書,幫助大家更有系統的吸收與學習書上的知識。日後也會持續分享有意義的內容,請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