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心富》的讀後心得。作者是一位從哈佛 MBA 畢業,並在華爾街擔任金融分析師的菁英分子,在他年輕時,追求更高的成就、賺取更高的報酬似乎成了人生唯一信條。
為此他犧牲了與家人伴侶相聚的時間,犧牲了他的健康和睡眠,最後才幡然醒悟,他的人生並不是為了這些成就和金錢而活,而是要試著找出財務健康和身心健康的平衡點…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和大家分享兩個書中另我印象深刻的章節,並附上我的個人看法,最後再於文章結尾處替這本書做個簡單的評價與總結。看完文章後,你會有以下三點收穫:
- 永遠不夠:為何我們總想要追求更多?
- 財務健康+情感財富=心富
-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永遠不夠:為何我們總想要追求更多?
其實這個心態 or 現象在那些優秀的人身上很常見。
同儕之間互相比較的壓力、長輩們的期待以及你對自己的高要求,總會讓我們迷失在追逐更高成就的瘋狂中。
作者在書中提到,他當時簡直跟上癮似的,每天沒日沒夜的加班,為的就是讓專案更完美、客戶更滿意,好讓他能有更好的業績,在每年結算獎金時看著入帳的數字燦笑。
而且當你越做越好,你會發現你的眼光也會越來越高,前面永遠會有表現比你更出色、賺的錢比你更多的人,而你只會在這過程中不斷拉高對自己的要求,永遠覺得自己還不夠好。
怎麼讓自己停下來?
說實話,雖然我離那些菁英分子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大概能懂不斷追逐、永遠覺得還不夠的心態。
在我大二的時候,當我在社群上看到那些台大政大的朋友,明明已經有很好的學歷,卻仍積極參與培訓計畫、實習或自發行的做專題,都讓我覺得好廢,如果不做點甚麼是不是就要從此被社會淘汰?
於是我開始瘋狂參加相關的活動,認識了更多和我有同樣感覺的人,後來我發現即便是那些有名校光環、亮眼實習經歷的人身上,也會有同樣的煩惱,因為在他面前的,是學經歷和他不相上下,但在某方面比他更出色的人。
而因為人不可能完美,所以你永遠都找的到比自己更優秀的人,你如果硬是要求自己要一一追上或超越的話根本沒完沒了,只會陷入無止盡的焦慮。
可大多數人明知這樣不對,卻仍會陷入這樣的負面循環,因為和他人比較是人的天性。
那麼,我們該如何降低這個影響呢? 我其實也沒有太好的答案,只能快速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作法。
問問自己,不夠成功(不夠優秀)會怎麼樣嗎?
其實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不同,但多數會以「有份體面的工作」、「有不錯的經濟條件」和「情感生活充實/豐富」這幾類為目標。
看到以前的同學在大公司混的風生水起,或是在投資上有亮眼表現、賺了大錢,抑或是收到朋友的喜帖…這些事件都會讓我們心中浮現羨慕忌妒恨的情緒,並開始想自己是不是哪裡還不夠好…
但每當我碰到這樣的狀況,我都會問問自己: 你沒有這些條件會怎樣嗎? 是會從此流落街頭? 是會因此身患重病? 還是會被人唾棄?
幾乎每次的回答都是: 不夠成功/優秀也不會怎麼樣。
重點是你喜不喜歡現在的生活步調,即使不在大公司工作,但你的老闆對你很好、上下班時間正常、同事間相處愉快…;即使沒有在股市上大賺一筆,你靠著穩健的布局,放長期來看也有相當不錯的報酬;即使沒有結婚,但你很喜歡一個人的自由空間…
我會建議時常在糾結於自己不夠優秀的朋友,有時可以換個角度去看事情,比起只關注你還不夠好的部分,看看你擁有的條件,你會發現其實你已經很棒了!
財務健康+情感健康=心富
再來聊一下作者這本書的核心觀念: 心富。
其實概念很簡單,就是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搭配健康的身心狀況,我想這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狀態,可是為何真正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數呢?
原因就是我們永遠不覺得自己的財務已經足夠健康,總會想再多賺一點: 孩子要出國念書、想投資房地產、想買輛豪車過過癮…我們對於金錢,總是會有「我還要更多」的渴望。
怎麼樣叫做「夠了」?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不知道何時該喊停,只顧埋頭苦幹,而當我們發現自己好像該停下來那天,往往是身體或是周遭的人際關係出了狀況,強行讓我們意識到好像過頭了?
那到底怎麼樣叫做「夠了」? 其實每個人的答案都會有所不同,作者在書中也沒有很具體的說明該如何做出判斷。
不過我這裡想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判斷準則: FIRE 原則,也就是這幾年很常見的財務自由計畫。
細節大家可以上網搜尋相關的字眼,但概念上就是,當你每年的投資報酬率或被動收入,已經足以 Cover 你的生活所需時,你就達成條件。
而這會和你需要多少生活費有關,所以會因人而異。至於被動收入的來源,除了股票報酬、股息以外,還有像是副業收入等等,都是我們可以盡早開始規畫的項目。
設下目標,努力實現
這裡推薦大家可以去看我半年前寫的文章「FIRE 族是什麼?你也想提早退休嗎?3 步驟讓你算出還有多久能財務自由!」
想讓自己產生動力,最好的辦法就是知道目標在哪,你離他還有多遠,你才會知道你每天努力的原因是甚麼。
我自己很喜歡每隔幾個月就檢視一下自己的財務狀況,看看我離所謂的「財務自由」目標還有多遠,往往都會讓我更有能量堅持下去。
唯有知道你的終點,以終為始去實踐它才是最有效率的。
除了賺錢,你還想做些甚麼?
搞定了錢這部分,我們應該要問問自己,如果今天你沒有經濟壓力,你會如何安排每一天?
躺在床上追劇耍廢? 整天睡到自然醒?
這些或許能讓你開心一兩周,但很快你會發現日子過得好空虛…如果沒有找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哪怕你提早從職場退休,很可能過沒多久又因為無聊而再次返回。
所以我會建議大家要盡早開始培養自己的興趣。
以我而言,閱讀、寫作、演講、釣魚、健身、籃球、潛水、旅遊…我有好多好多興趣,平時工作之餘也有持續進行,同時也經常規劃自己退休後該如何過每一天。
這個世界很大很精采,你一定能找出工作之外,能讓你腎上腺素飆升,玩完覺得人生不虛此行的活動和興趣,而為了讓未來的生活更充實,我會建議你從今天開始就用心挖掘!
總結: 再次提醒我們不要工作過度
我會給這本書 4 顆星的評價。
說實話,這就是一本由一位在工作上獲得巨大成功但其他幾乎全搞砸的人的心得,勸告後輩們一定不要和自己一樣,要好好取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老生常談了拉)
但我自己還是會時不時看這類書籍的原因,就是希望能提醒自己不要工作過度。
身處科技業的我,在忙季時經常會廢寢忘食的工作,有時甚至會犧牲自己運動/吃飯的時間,然後亂吃一些垃圾食物,作息大亂等等。
所以我很需要透過這類型的書來告訴自己: 欸! 最近是不是有點工作過度了? 要注意不要本末倒置,我們是為了生活而工作,不是為了工作而生活。
也希望藉由這篇文章能讓大家思考與檢視一下,最近是不是太努力工作了呢? 適時的休息,用正確的步調工作才是讓你能長期交出好表現與活出快樂人生的最佳解!
以上就是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讀書心得啦!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用 Email 或社群聯繫我,我一定會盡快回覆!
也歡迎大家訂閱我的電子報!目前的規劃是每個月寄出一封當月文章總覽,並和大家分享我這個月的工作與學習心得!讓我們一起成長吧!
P.S 我現在有和博客來簽署聯盟行銷合約,如果你看完文章後覺得心動,想購買此書的話,不妨透過這個連結前往博客來官網購買。不用擔心,你不需要額外付錢,而是原本的買書錢中,博客來會分潤部分金額給我,就當作支持我的創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