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微笑憂鬱>這本書,由一位頗具名氣的臨床心理師所撰寫,書中提到很多關於「表面看似堅強,但其實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壓力的人,該如何擺脫這樣的困境」,很好的講述了現在大多數人都會碰到的問題,用微笑把問題給隱藏起來,等到哪天真的撐不住了,卻都已經為時已晚…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會有以下三點收穫:
- 笑,是為了掩飾疼痛|微笑憂鬱的社會層次
- 笑著笑著就哭了?|我們需要面對「真實」的自己
-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微笑憂鬱的社會層次
從小到大,我們生活、成長及沉浸的整體社會文化氛圍,長年依循的價值觀就是在鼓勵我們:要競爭,要勝出;只能進步,不能退步;不能說自己棒,要別人說你棒。所以,從幼稚園開始,進入國小到研究所畢業,都在競爭第一名。好不容易終於畢業,卸下學生身分了,接著開始找工作,爸爸媽媽就會開始在意,薪水有多少?福利又是如何呢?跟堂兄弟姊妹比起來怎麼樣?
接著,可能要準備結婚了,他們也不太會去關心你跟交往對象有沒有共同興趣,是不是心靈契合,能不能夠支持你,而是由門當戶對的條件出來左右…聽起來很可笑,但這就是我們現今社會最常發生的情境。
社會文化的影響
我們的社會文化,以及依循多年,傳承了無數代的價值觀,讓我們對於成功與幸福,有著單一的定義,狹隘、局線且沒有彈性的模式。社會文化對於物質及他人眼光的重視,對於成功及幸福的單一定義,會影響甚至決定我們後續的注意力、時間、新力還有投入的方向。
覺察行為背後的動機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中,提到了美國心理學家提姆.凱瑟的發現:當一個人過度重視外在價值,例如金錢、地位及名聲時,更容易導致焦慮、沮喪及憂鬱。後續許多的研究,不管是針對青少年還是成年人,不同的年齡層與社經條件背景,都得到了一致的結論。也就是,愈重視及追求物質的人,愈容易焦慮及憂鬱。
因為強烈的物質追求,不僅會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注意力焦點、隨後的行為表現,更會影響人際關係。他們不容易感覺到快樂,也容易陷入沮喪、絕望的情緒。書中也用了動機理論來進一步說明,指出每個人的外在行為,都是由「動機」所引發,一種來自於外在,一種則是來自於內在。
內在動機
所謂的內在動機,指的是當我做一件事情時,在過程中我就感受到快樂及滿足,並不是要用來兌換獎品,也沒有物質回報及金錢酬勞,更不在乎他人會怎麼看待、評價我所做的這件事。
外在動機
另外一種完全相反的,就是所謂的外在動機,指的是當你在做一件事情時,目的是希望得到金錢、地位或很多人豔羨的眼光、掌聲及肯定。
外在的追求帶來焦慮
事實上,內在動機也好,外在動機也罷,他們都是同時存在的,只是比例不同。不會完完全全只由其中一種動機來驅策行為的表現。而心理學家也發現,一個人的幸福指數,不會隨著外在目標的實現而提升。在此我想特別強調,外在目標的實現固然可以「暫時」提升幸福感,但存續時間不長,頂多比曇花一現再長一些。那份情感不穩定,也不恆常。
非常多研究都一致指出,愈是受到外在動機的影響,追求物質及他人的肯定,人就會愈來愈容易焦慮、沮喪及憂鬱。這些研究,無論在歐洲還是亞洲,都有一致的發現。當我們的社會及價值觀不斷強調物質、地位及名聲時,我們就會把人際關係的品質放在更次要的位置。
但我們其實都知道,或者感覺的到,如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欠佳,無法相互信任及支持,就會持續處於競爭及比較的狀態裡。就算好不容易達到了先前設定的目標,但很快的,你又會開始東張西望,擔心會不會被其他人追趕及超越過去。擬將永遠處在上緊發條及備戰狀態當中,不斷地自我檢討及反省,然後要改進、改進再改進。長久下來,如何不焦慮?如何不憂鬱?
相反的,若是由內部動機所驅策的快樂,我們通常不會有比較、競爭的心態出現,甚至會在過程中體驗到所謂的「心流」。
這部分我深有同感,過去幾年我一直被所謂的競爭文化所影響,達成階段性目標之後非但沒有感到成就感,反而更汲汲營營的追求下一個。每一次的成功後,讓我刻骨銘心的不是喜悅,而是害怕下次如果沒能成功會怎麼辦?因此經常感到焦慮…(好在之後透過閱讀、冥想等方式走了出來)
網路時代,我們更需要學習「斷捨離」
我們也要留意,那些不知不覺進入我們思維及腦袋的所有訊息。除了觸手可及,隨時填滿我們視覺與聽覺,會引導我們開始關注及討論的廣告;隨意翻開報章雜誌,或者跟親朋好友、同事、主管交談的所有字字句句,或是打開電視,無論是新聞還是綜藝節目,裡面所有的訊息,都可能影響我們的價值觀,持續的擴散及傳遞。
少去看其他人在社群上發布的內容,能讓你少去許多的焦慮和再三比較後產生的自責,把手機關機、丟到旁邊,一個小小舉動,就能帶來明顯的效益。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曾經說過:「生命的智慧,在於去其所不需。」對於微笑憂鬱,如何去其所不需,如何增其所必須,我們都要一起學習。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讓自己發自內心的真誠微笑,不再帶著微笑憂鬱的面具。
我們需要面對「真實」的自己
微笑憂鬱的人,明明內心很痛苦,卻面帶著淺淺的微笑,流著隱形的眼淚。他們都是笑著笑著就哭了,還有他們臉上所流淌的淚水,面對面的人都看不見。
為什麼看不見呢?一部分是微笑憂鬱的人,連自己都不敢,也不願意承認的那個真實的自己,再也不想拼命奔跑了,再也不想假裝完美,再也不想面對麥克風及攝影機,更不想要再接受無止境的掌聲。他們只想要卸下光環及面具,靜靜的休息而已。
想著要做「更好的自己」,即是否定現在的自己
很多人都是這樣:在工作上競競業業,在關係裡求好求全,在多數人的眼中,已然是完美的化身。然而,若把外層撥開,把底層翻出來,其實都是外強中乾。
我們時常自我勉勵著,嘴裡有嚷嚷著要做「更好的自己」,告訴自己必須完美,必須堅強。面對任何人際關係,必須笑靨如花;分分秒秒的工作表現,必須光芒萬丈。然而時至今日,我卻有了不同的體會即覺醒,那就是:所謂「要做更好的自己」,是不是代表你對於現在的自己,有著不信任及懷疑,或者內心深處藏著自卑及恐懼。
當你追求著完美,渴望著還要更好,那就代表現在的自己不完美,也就是不夠好(天哪這根本我…)
如果你的自我認知是「我不好」或者「我還不夠好」,怎麼可能會喜歡自己?怎麼可能會欣賞自己?甚至是活的安穩自在,不讓焦慮及憂鬱如影隨形?你只能拼命追趕著目標,不斷向前奔跑,時常上緊發條,還日夜擔心自己速度太慢,整天都活在沒有盡頭的競爭、自苛自虐的囚牢。
面對真實的自己很難。因為多數人都是否認、壓抑、合理化的過完這一生。當真正的感受、內在的需求都不被看見、面對及承認,誰能不憂鬱?
當我們否認、壓抑及合理化所有外在要求,還有內在感受時,就會距離真實的自己愈來愈遙遠,也和內在的聲音愈來愈疏離。當內在的提醒及響鈴突然響起時,還會告訴自己應該是幻聽,不要相信。
認識自己
過去所有人都以為追求「更好的自己」就是上進和積極。殊不知,那很有可能是來自你的自我批評,覺得「現在的自己」還不夠好,有很多缺點,有所不及匱乏的聲音,甚至是很差劲。因為我們總是認為要有能力,自己才會被欣賞;有價值,自己才值得被愛、被喜歡。
當我們持續的認識自己,深入剖析地了解自己,我們才會看到原來更深層的內在裡,是你對自己的懷疑、低自信及低自我價值,而認為必須追求更好的自己,彷彿這樣才能一再證明自己有能力、有價值。
所以,認識自己的感受很重要。就像俄羅斯娃娃一樣,或者也可以說是剝洋蔥,去觀察自己感受底下的感受、信念當中的信念,問問自己:
- 自我感覺良好,是真的良好嗎?
- 感受是短暫的,還是相對恆長的?
- 感受是單一的,還是複雜多樣並且同時並存的?
承認自己
當全世界都停了電,你再也無法逃避,終得面對你自己。因為這時候的你,無法開啟手機遊戲及社交通訊軟體打發時間,再也不能迴避自己的生命課題。
承認自己很不容易,因為回答起來也非常不容易。你必須面對,還有整合自己內外的不一致。怎麼說呢?打個比喻就是,當窗外下了一場太陽雨,請問這到底要算是晴天,還是雨天呢?
看見自己的內外不一致,進而整合承認。意思是,你不需要是非黑白兩種分類的二擇一,而是接受無論喜悅或傷悲,無論陽光或下雨,都是你的一部份。
總結
我會給這本書 3.5 顆星的評價(滿分 5 顆),這是一本相當容易閱讀的書籍,若靜下心來,可能 1~2 小時便可以看完,而且書中提到非常多大部分人會有共鳴的點,包含不斷追求更好的自己,其實是對於現階段的自己感到不滿意、自卑;容易被社群媒體上的資訊給影響,進而陷入不斷追求外在獎賞的惡性循環等。
就連我這個一直以為自己心態非常正向且健康的有為青年,再看完其中幾個篇章後,也會放慢腳步來思考,我為何會有這樣的心態和行為,我的「潛意識」中,真實的想法究竟是甚麼?
很認同作者說的「斷捨離」概念,在這個資訊爆量的時代,我們一不小心就會被社會主流的價值觀給帶著走。在這個資本主義、競爭心態和迭代快速的社會,我們要給自己沉澱及反思的時間,試著將社群軟體刪除或暫停一天不使用手機等 3C 產品吧!去試著和自己對話,檢視這段時間你是否承擔過多的壓力以及沒必要的期待,定期調整且和自己獨處,會是恢復心智能量非常好的方法。
近期台灣一些藝人因為憂鬱症而自殺的新聞也讓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之道還是有很多人每天活在面具底下,臉上的笑臉讓人看不出他真正的想法,憂鬱症在我們這個時代愈發常見,越來越多人有心理上面的問題,若不好好處理,皆有可能發生憾事。希望我在看完這本書後,可以先處理好自己的身心狀況,下一個階段便是用同理心和陪伴來關心周遭的親朋好友,讓良好的人際關係,化解這些憂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