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靜坐的科學》的讀後心得。由於我這陣子藉由《巔峰心智》這本書接觸到冥想,對於這種正念練習相當感興趣,目前也是每天固定撥時間練習。《靜坐的科學》也是我為了更進一步而挑選的書籍,希望能藉此獲得更多啟發。
作者 楊定一博士 曾在美國洛克斐勒大學擔任分子免疫與細胞生物學系教授,在醫學上有著深厚的背景與經驗,同時也是靜坐活動的提倡者,經常四處演講關於靜坐能帶來的改變與益處。
本書的內容便是由他的女兒 楊元寧小姐 整理了過往與會者詢問楊博士的問題,並將回答編製成冊,用更有脈絡的方式來分享給讀者,其中不乏具體的建議。
我會摘錄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兩個要點,並在文末附上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看完這篇文章後,你會有以下三點收穫:
- 靜坐對我們有什麼用?對靜坐的期待
- 靜坐技巧介紹-呼吸
-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對靜坐的期待
對於初次接觸靜坐的人來說,最想知道的當然是「它能幫到我什麼?」,畢竟沒有人喜歡白用功,都希望付出能得到回報,對靜坐也是如此。
我個人認為,冥想和靜坐其實是大同小異的,充其量就是名詞上的不同而已。而就我在《顛峰心智》中看到的解釋,冥想有助於提升我們的專注力,讓我們可以更好的掌控何時該專注於手邊的事情。不過,揚博士對此有他自己的一套看法。
楊博士認為,靜坐的心境可以幫助我們學習、讓我們對生活更有方向感,引導我們走穿越環境的紛擾、人事的動盪和變故,完整活出自己的生命。靜坐要人深入去探索,所謂的「人生真相」是怎麼「造」出來的。
在這個時代,光是求生存已經沒辦法滿足人類存在的價值,我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智慧,冥冥之中引導我們感覺到自己值得活出更好的人生,我們要的不只是如此而已。
正是因為這個想法,讓我們的人生得以轉向,踏上更廣闊的追尋之旅。而靜坐,就是一個重要的工具,幫助我們有條理地走上這一趟探索的旅程,就像路標一樣,一步步的引導我們,讓我們不會因為看到更廣闊的世界而迷失。
這是怎麼辦到的?
楊博士指出,靜坐其實是一門歷史悠久的修行方式,深受各大哲學和宗教的推崇,踏上靜坐之旅並修成正果的人也不計其數。各大宗教流傳下來的典籍、文章無不深入探討了靜坐的奧秘,並從更多面向來進行解說,讓我們能親身驗證。
從這個角度來看,楊博士建議我們應該試著投入這個「人類最偉大的傳統」之中,親身體驗靜坐因靈性而深入,靈性也因靜坐而成長。唯一要注意的是,務必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去尋找自己的解答,並將答案落實在生活中,切勿因為一點心得而感到自滿。
透過這一趟探索之旅,你會找到人生的意義,獲得幸福與快樂。
我的觀點
作為全書的前幾個章節,我雖然並沒有完全認同楊博士提出的願景,但也能感受到靜坐能帶來的巨大改變。「探索人生真相」這件事,一直是我們迫切想完成的,可是在日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壓根不知道該如何進行,只能說服自己再等等也許就會找到了。
對我而言,靜坐是一個「具體」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的探尋自己的理想。比起一股腦地將時間與精力都投入在工作上,每天撥出一小段時間靜坐我想也無傷大雅。
而且根據楊博士所述,每天可先從 20 分鐘的靜坐開始就好,並不用勉強自己花上一整天的時間,不過我個人目前還是遵照《顛峰心智》的 12 分鐘法則,不過我也會在空閒時多做靜坐的練習,接下來我會分享兩個書中提到的入門靜坐指引,讓大家可以從明天開始練習!
靜坐技巧介紹-呼吸
楊博士強調,所有的靜坐技巧都會運用至少一種感官來凝聚我們的注意力,而他發現,在這個時代,呼吸本身正是最合適的靜坐主題。也就是靜坐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這裡提供兩個入門的技巧:
技巧一、數息
輕輕專注在吸氣與吐氣,把注意力放在鼻尖或下丹田(下丹田在肚臍下方約三指寬之處)。
每一次吸氣的時候,只需要知道自己在吸氣,觀察吸氣的過程,直到吸滿氣為止。呼氣時,開始數「一」,直到吐完氣為止。重複同樣吸氣、吐氣循環,第二次吐氣時數「二」,以此類推,一陸做到靜坐的時間結束。
當對這個過程愈發熟練後,可以開始留意呼吸的質地,注意一呼一吸之間的溫暖、微微刺痛以及其他伴隨呼吸而來的各種感受,就像母雞呵護小雞一般,留意所觀察到的每一個特質。
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們不需要干擾呼吸的過程,只要扮演一個被動的旁觀者,看著電影劇情慢慢展開,跟著一呼一吸,不需要跑進去當演員或導演。
如果思緒跑掉了,輕輕把它帶回當下的這一刻就好。分心了,就回來數息,除了數息之外,沒有什麼好忙的。以同樣的方式,反覆處理分心的問題,一發現就回來數息,不需要因為分心而自責,只需要知道剛剛分心了,然後把心輕輕帶回數息這個方法。
對你而言,全世界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數息。
技巧二、觀息
這算是熟悉數息法後衍伸出的方法,讓心靈觀察呼吸的整體和片段的特質。同樣的,我們可以將注意力放在鼻尖或下丹田,彷彿站在鼻尖或下丹田這一制高點上,觀照著自己呼吸的過程,全心關照吸進來的氣,全心關照呼出去的氣。
緩慢但仔細的注視著伴隨這一呼一吸而來的感受,但是,別干擾呼吸的自然過程。吸進來的氣是暖還是冷?是長還是短?這氣息令人愉悅嗎?只感覺到呼吸本身,還是同時有其他感覺呢?就這樣,緩緩地做一呼一吸,同時留意伴隨著呼吸而來的種種特質。
隨著心靈逐漸平靜,特別留意在呼氣結束時,到下一次吸氣之前的短暫停留。輕輕剖析這段「暫停」的性質,不需要試圖延長或縮短,只需觀看。這個方法便稱之為觀息,是觀照過程所演變出來的。
同樣的,要是心靈散亂了,你只需要知道這一點,並把注意力拉回來關照呼吸就好,待會一樣會有雜念浮出來,只要知道了,再次回到觀息這個簡單的方法就好。
就這麼繼續下去,直到這廣闊的宇宙只留下一件事,那就是你的呼吸。其他的一切,你都知道,但你會回到呼吸裡。就這麼繼續下去,將注意力收攝到一個點上,這個點就是你的呼吸,這是你唯一要進行的修練。
無論有多少雜念,只管鍥而不捨地堅持下去,心靈終究會恢復平靜。
【補充】感恩靜坐
基本上初學者把上述提及的兩個方式練到熟練就好,但我這裡想再分享一個近期想嘗試的靜坐類型:感恩靜坐。
感恩靜坐的核心是簡單的重複「謝謝」,同時觀照內心所湧出的感恩之情。早晨,你睜開雙眼,身體仍舊躺著,從頭頂開始,觀想身體的每個部位,一一觀想,對每個觀想到的部位說聲「謝謝」,停留在感激的心情久一點,感激身體這部位多年來的辛勤服務,你希望能表揚這一部位,包括其中的每個細胞。在心裡已意識掃描全身,直到腳趾為止,對每一個部位重複相同的感恩形式。
這個一一感恩的過程,可以重複一到兩次,完成這個練習之後,開始觀想周遭的人,從親人開始,接下來是同事,然後觀想更大更大的人際圈子,直到包括了全世界為止。對出現在觀想中的每個人物說「謝謝」,重複相同的感恩儀式。
一整天,無論什麼時候,遇見了誰,最好培養出能隨時讓「謝謝」一詞情不自禁脫口而出,或在心中默默感激的心境,讓感恩之情填滿我們的心。一整天下來,不斷重複這一練習,於是每一刻都在無止息的感恩靜坐中,從不間斷。
作者認為,這是在他了解的所有靜坐法門中,最有威力的身心轉化技巧,大家也不妨試試!
個人經驗分享
這部分主要是將最基礎的靜坐方法分享給大家,而我自己也正在「數息」與「觀息」兩階段之間做調適。在靜坐的姿勢上,大家可以在網路、其他書籍上看到很多說法,但作者認為其實沒那麼重要,只要不是坐姿不良,其實以一個你自己最舒服的姿勢靜坐就好,重要的是你靜坐的過程。
我個人則是會坐在椅子上,雙手平放在大腿或是以靜坐的手勢做擺放,腰桿挺直、確保姿勢沒有跑掉後便開始做 12 分鐘的冥想(或稱靜坐),目前為止大約進行了一個月,仍在慢慢感受其中的改變。
最後補充的感恩冥想也是我近期想嘗試的方法,透過常懷感恩之心,能讓我看世界的角度更加不同,待人處世上也會隨之轉變,成為一個更好相處的人。日後若我練習有成,也會在這個部落格中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總結
我會給這本書 4 顆星的評價(滿分 5 顆)。
其實書中提到的諸多靜坐方法都很具體,也有附上圖片和姿勢的教學做輔助,對於想馬上開始嘗試靜坐的人來說相當實用。不過,書中的後半段都在講靜坐帶來的一些影響,對現階段的我來說有點過於空泛且不好理解,作者在立場上有點過於崇高,讓人不知道該境界是何等風景。
所以我這篇文章主要都是分享書中的前半段,後半段提到像是心靈蛻變、認知轉變和無條件的快樂等觀念,我自己本身都讀不太懂,也沒有產生共鳴,就不和大家多提。不過,我還是相信靜坐是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正向改變的,如果你也對這個修行法有興趣,不妨先從每天 12 分鐘的呼吸練習開始!
Takeaway
- 我會在日後的冥想練習中加入「數息」和「觀息」的概念,讓我能更專注在呼吸上;同時,試著在每天起床後,練習感恩靜坐,感恩身上的每個部位,之後延伸到周遭的人,去讓感激之情充斥在我的心中,只要做到這兩件事,相信我會逐漸往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