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自主學習法》讀後心得|所有人都要會的自學能力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最高自主學習法》的讀後心得,作為熱愛自學的一員,當初會看上這本書就是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在自主學習上的竅門和新觀點,而的確,這本書雖然不厚,但有很多實用的概念能幫助到想自我進修的人,在這個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特別有用。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和和大家分享兩個我很喜歡的觀念,並附上我個人的看法,最後於文末替大家為這本書做個總結與評價。看完文章後,你會有以下兩點收穫:

  1. 自主學習的四大迷思:你隨時都可以開始自學
  2. 自主學習計畫的四大要素
  3.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自主學習的四大迷思

關於「自主學習」,很多人聽到的第一個反應是:「這是給那些上進、有目標的成功人士去用的,跟我沒關係啦!」,或是覺得自己天生不適合學習,不用浪費時間等等…

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一定能透過自學來變得更好,所謂的學習限制根本不存在,在這個篇章,作者為我們破除了自主學習的四大迷思,希望讓大家在閱讀過後能有所改觀,開始自己的學習計畫。

迷思一、學習需要天生的智力或才能

談到這個,就必須提一下關於個人成長的經典書籍《心態致勝》。研究顯示,具有成長心態的人認為自己能隨著時間和努力而進步,比起那些可能更有天賦但相信能力、智商是注定的人發展的要更好。這證明了其實「心態」才是成功與失敗的學習之間最顯著的區別。

關於這個迷思的破解,推薦大家可以去看我之前寫的關於《心態致勝》的讀後心得,我們要先相信自己能透過時間、努力學習和刻意練習下進步,打破天賦論的框架,便可以擴展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迷思二、需要特定的學習方式

這個迷思其實在我看這本書之前也有,講述的是我們認為「不同人會有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如果想發揮潛能,就必須使用這些特定的方法。所以只要用合適的方式展示教材,便能讓大家更容易學習。」

但根據相關的研究指出,當人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時,其實沒有學得更好或更快。反而發現,無論每個人的喜好是什麼,如果教材是以「適合被學習」的形式出現時,每個人的學習效果才是最好的。

所以我們不用特別去追求那些「感覺起來比較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而是要參考領域專家提供的學習脈絡,跟隨前人腳步慢慢前進,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迷思三、需要特定的動機

多數人經常會認為學習需要等待時機,等到他們有想學新事物的動機時再開始,肯定會更有效率。於是就一直等、一直等…作者認為這種坐等靈感降臨的心態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要對自己的能力有「自信」,認為自己有能力達到某個目標,相信自己能完成自己計畫的人物。

這點和「目標設定」與「心態建立」有很強的聯繫,當今天我們給了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相信只要透過規劃和自律的學習便可以順利達成,這會讓我們有更高的機率突破自己,在未來朝目標筆直前進。

迷思四、需要一定的時間

這一點作者想表達的是「練習的品質比練習的量還要重要」,這和《刻意練習》中提到的觀念不謀而合。比起一昧的閉門造車,找尋專家、有經驗的教練指導並規劃有系統的學習計畫,絕對能提高你學習的品質和效率。這樣做的一小時,或許比你埋頭苦讀一周都還要來的有效。

但我個人認為,雖說這個論點沒有問題,但若想自學到一定程度,你仍然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這東西沒有捷徑,想成就卓越,就得先有一定程度的付出。我們固然能透過有效且具脈絡的學習來提升效率,但想闖出自己的一片天?你還是得投入一定的時間。

我的觀點:心態是最關鍵的一環

很多人對於自主學習都會產生一種厭惡或恐懼感,認為自己不夠聰明、沒有時間或沒有足夠強的動機投入,但我認為,有一顆想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心才是最關鍵的一點。

我從兩年前開始投入自學領域,當時我也是什麼都不懂,也沒有先閱讀這類的個人成長書籍,純粹就是憑著「我想變得更好」的一股勁在前進。刻意練習?找教練?規劃學習計畫?都沒有,我就是讓自己多看一點書、多寫點文章、多找點線上課程和活動,一步步往前進。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做很浪費時間,最後搞不好還錯方向,但我認為無論如何,我這樣做的同時,每天的我都的確比前一天的自己要多懂一些東西。

或許是今天讀的書中有一個很觸動我的觀念;或許是線上課程中教的一個關於程式語言的新寫法;抑或是寫作的過程中得到的一些靈感或啟發,這些東西或許不能立刻帶給我實質上的收穫,但我確實有所長進。

每天都要比昨天的自己更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好,日積月累之下,你會發現原來和當初的自己已經拉開了如此大的差距。自主學習對我來說就等同於終身學習,我會堅持讓自己每天都投入在學習與成長的迴圈中,努力往理想中的自己前進。

圖片來源:Pixabay

自主計畫的四大要素

講完了心態面的觀念之後,接著來談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這個篇章作者整理了他對於自主學習計畫的四大要素,我個人覺得對於剛進門的自學者來說相當有幫助,我自己也從中獲得不少靈感。

這四個要素分別是:1. 將資訊轉換成對我們有意義的內容、2. 將新的資訊和概念與我們熟悉的事物結合起來、3. 自我測試和練習從大腦中提取資訊、4. 謹慎使用你的腦力和體力。

1️⃣ 將資訊轉換成對我們有意義的內容

簡單來說就是要避免完全被動式的接收資訊,像是在寫筆記時,如果只是將書上、白板上的內容一股腦兒地抄寫下來,或許你當下會有點印象,但過一段時間後你便會忘記。

我們應該要試著把學到的資訊用自己的話撰寫出來或是分享給別人聽,這才是一個真正的資訊轉換,有讓資訊在你的大腦中思考,這樣做也的確能加深學習效果。

2️⃣ 將新的資訊與我們熟悉的事物結合起來

這個要素說的是我們可以把新資訊和大腦中的其他資訊做結合,找出關聯性會讓我們吸收、學習的更有效。如果我們能用類似的知識點去詮釋新學到的東西的話,代表你對它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層,應用上也會比較順手!

3️⃣ 自我測試和練習從大腦中提取資訊

我們對於學習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把資訊不斷的往大腦塞,但作者認為,把學過的知識多次從大腦中提取出來才是幫助更大的作法。

我們可以利用小考的方式,請老師或自行準備一些簡單的習題,讓自己去回想當時學習的內容,通常我們會發現自己沒有想像中學得好、學的紮實。而透過反覆的測試和記憶提取能加強我們的印象,卻保有將知識真正印在腦海裡。

4️⃣ 謹慎使用你的腦力和體力

這一點對於自制力較高、較為積極的朋友比較有幫助,講的是要我們「鬆弛有度」,不要太過壓榨自己的身體與大腦,這樣做反而會降低學習的效果。

你不可能連續熬夜好幾天還要求大腦有效的吸收艱澀的知識,除此之外,一口氣吸收太多資訊而沒有留給自己吸收與消化的時間的話,你也會平白流失許多內容。

因此,在規劃學習計劃的時候,請記得預留一些休息時間,並且在身體發出警訊的時候適時調整,才不會發生拚過頭,但效果反倒不如以往的情況出現!

我的觀點:非常實用的技巧

上面提到的這四點真的非常有用,我自己橫衝直撞了兩年,所自行摸索出來的學習方式也都在這四點的框架底下,充其量只是多了一些客製化的元素。

像是如何有效學習、加深記憶與拿捏學習的頻率和強度,這些都是你親身嘗試之後才會有感觸的東西,因此我非常建議大家,可以試著把這四點要速融入到之後的學習當中,去感受一下它們的力量。

我個人對第四點特別有感,很多時候我會為了完成當初設下的學習目標,而勉強自己在一天之內接收大量資訊,並不斷的思考與吸收。但其實這樣做對我的身體與大腦的消耗非常大,以至於我有時候會因為積勞過度而感到頭痛、不舒服,不但會有好幾天無法全心學習,還得忍受身體的不適。所以真心的建議大家要掌握好自己的節奏,在最合適的學習時段中有效率的學習~

圖片來源:Pixabay

總結:自主學習是所有人都需要會的技巧

我會給這本書 5 顆星的評價(滿分)。

在這個資訊量爆炸的時代,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資訊焦慮的問題,這時,若我們能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主動補足相關的知識落差,並加強自己的核心專業能力,將會使我們更有競爭力,同時也對自己的能力更有自信。

現在不管是書籍、線上課程還是實體的講座,資源都非常的多,關鍵在於我們該如何分配時間與規劃學習計畫,讓我們的投入得以被效益最大化。

/這本書雖然沒有太多嚴謹的研究或理論,但卻給了不少具體的實作方式,我由衷地建議想要成為自學者,或是想更充實自己的人可以來閱讀此書,絕對能帶給你不少關於自主學習的啟發和方向。

總的來說,我認為自主學習是現在所有人都需要會的技巧,花個幾百塊、1~2 小時的時間來學習這個技能絕對值回票價,推薦給所有對自學有興趣的朋友!

P.S 我現在有和博客來簽署聯盟行銷合約,如果你看完文章後覺得心動,想購買此書的話,不妨透過這個連結前往博客來官網購買。不用擔心,你不需要額外付錢,而是原本的買書錢中,博客來會分潤部分金額給我,就當作支持我的創作吧~

收到更多巫師札記的內容

總算在今年做出新嘗試啦!目前還是試營運版本的電子報!每個月我至少會寄出一篇關於我當月文章的摘要與重點整理,你可以針對有興趣的主題來閱讀!除此之外,我也會不定期的寫信分享近期的學習點和心得,也希望透過電子報來和大家有更緊密的互動!

只要訂閱巫師札記電子報,我就會免費寄出一份關於「如何提升閱讀效率」的電子書,幫助大家更有系統的吸收與學習書上的知識。日後也會持續分享有意義的內容,請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