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暢銷書《底層邏輯》的觀後感,這也是我第二次看這本書。即使是這樣,我依舊覺得《底層邏輯》還有很多重點我沒有完全悟透,可謂相當精彩且充實。
書如其名,主要是透過作者自身創業、和成功企業家相處的過程中所悟出的一些『原則』,透過實際的舉例和邏輯性的思考,讓我們不再只看到事情的表面,而是試著去看他背後所隱藏的邏輯。
每個人都沒辦法以完全客觀的角度去看待世間事物,但我們可以透過察覺這些事情背後的原理,去認清真相。這,就是作者所提及的底層邏輯。
我會在接下來的的文章裡和大家做更詳細的分享,你會從本篇文章獲得以下三點:
- 掌握事物的本質:用底層邏輯看清世界的底牌
- 如何做好時間管理?時間管理三層次
-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用底層邏輯看輕世界的底牌
何謂底層邏輯?若要一言以蔽之,作者認為:「事物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
只有底層邏輯,才是有生命力的。
只有底層邏輯,在我們面臨環境變化的時候,才可以被應用到新的變化中,從而產生適應新環境的方法論。因此,作者提出了這個公式:
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如果只教給你各行各業的乾貨(方法論),那只是「授人以魚」,只要環境出現變化,乾貨就不再適用;但如果教給你的是底層邏輯,只有探詢到萬變中的不變,才能動態的、持續的看清事物的本質。
《底層邏輯》在書中一共舉出是非對錯、思考問題、個體進化、理解他人和社會協作這五個種類的底層邏輯,讓我們能更貼近這個世界的底牌。
「底層邏輯」並不侷限於商業世界,而源自於不同中的相同,變化背後的不變。接下來我會針對這五大種類裡的一些小篇章來和大家分享,讓大家更容易理解。
是非對錯的底層邏輯
在這個篇章中,我挑選了<一個人心中,應該有三種對錯觀>這篇文章來做分享。文章中提出,每個人的心中都應該要有「法學家」、「經濟學家」和「商人」這三種人的對錯觀。我們可以依據自身身分的不同,選擇要用何種對錯觀來看待同一件事。
本文提出的例子是,A 先生被壞人 B 騙到 C 忘記鎖門的工地裡,讓 A 失足摔死了,請問,這是誰的錯?
- 法學家
在他眼裡,這很顯然是壞人 B 的錯,居心叵測以導致悲劇。如果證據確鑿,那麼法學家會毫不猶豫的認定是 B 的錯。
- 經濟學家
經濟學家就比較不一樣了,對他來說,「社會總成本」才是判斷的依據,因此,他會認為是 C 的錯。經濟學家認為:雖然這樣罰會讓 C 覺得冤枉,但以後所有工地的人都會把門鎖上,於是這樣的事情會大幅減少,達到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 商人
傷人的思維又更不一樣了,他會認為既然 A 都死了,不管把錯怪到誰身上都沒法活過來。從個體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來看,A 只能怪自己。
作者建議,如果你今天是評論家,你可以選擇法學家的立場;如果你是政策控制者,可以選擇經濟學家的立場;如果失足摔死的人就是你自己,那麼建議你選擇商人的立場:「我的錯,都是我的錯」,因為「我的損失最大」。
總之,誰的損失最大,就是誰的錯。
作者藉由這篇文章告訴我們,當一件事情出現不好的結果時,責怪、埋怨、後悔都是無用的,它們改變不了結果。如果自己有損失,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變事情最終的結果。靠自己,自強者萬強。
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
這裡我以<假設-驗證-結論-調整>這個篇章作為分享的依據。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建議我們在遇到問題或困難的時候,可以採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這個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在遇到問題時,先大膽假設,然後去驗證以得到結論,最後再根據結論做出調整。這裡作者用了二戰飛機的案例作為舉例:
二戰期間,飛機的損失量相當慘重,少數回來的飛機也都在機翼上佈滿彈孔,為了讓損失降低,軍隊的初步判斷是機翼需要加固,於是考慮在機翼上增加機甲,以拉高性能。
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試著用這套方式去分析看看:
- 假設:應該給機翼增加鋼甲。
- 驗證:去看被擊落的飛機是不是機翼上中彈很多。
- 得出結論:被擊落的飛機頭部和尾部中彈多,機翼不多,給機翼部分增加鋼甲作用不大。
- 根據結論做出調整:增加飛機頭部和尾部的鋼甲。
這就是「假設-驗證-結論-調整」這個方法的簡單應用。透過這個方法,我們就能找到,到底飛機的哪個部位需要增加裝甲。
作者藉由這個段落告訴我們,雖然很多情況下「眼見為實」很重要,但有時,我們看到的表象或經驗也會迷惑我們,讓我們看不透事物的本質。所以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拋棄經驗,放棄想當然,不要輕易下結論,要懷著空杯的心態去看問題。
二、運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得出結論,最後做出調整。
三、不要被利益、立場左右,要就事論事。
如果能做到以上三點,作者認為,即使是再複雜、繁瑣的事,我們也能抽絲剝繭,洞察本質。
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
這個篇章我挑了<把事做對,創造 10 倍價值>這個段落作為分享。在這裡,作者提出了「你不是要比別人強 10%,而是要強 1000%」的觀念。
有人向作者提出了自身經營品牌上所碰到的問題:在做品牌的過程中被競爭對手惡意抹黑,花錢請網軍在他的官網底下發布差評,用各種手段來攻擊他。而在他調查之後,發現那些網軍們也只是收錢辦事,根本無法溝通,讓他相當絕望。
而作者在這裡給他的建議就是:當你比別人只強一點時,或許他們會忌妒、會攻擊你;然而,當你足夠強大以致遠遠超越他們時,他們連忌妒你的勇氣都沒有,剩下的只是對你的仰望和深深的敬畏,他們會愛你、怕你、敬你。
在創業、進入一個新市場時,你做事情不是只需要增長 10%,而是要創造 10 倍成長。有人可能會說:「增長 10 倍?別開玩笑了,增加 1 倍我就快要倒地了。」
但其實,作者認為,在創業時,增長 10 倍要比增長 10% 要容易的多。為甚麼?
因為當你想增長 10% 時,你是希望在原有的路徑上獲得自然成長。邏輯不變,血戰向前,並不容易。但是,如果你是想要獲得 10 倍的成長,那一定不是在原有道路上走出來的,你必須尋找一條新道路;苦思冥想,不斷嘗試。只要找到優化的戰略,就可能瞬間提高 10 倍。
作者透過這個段落告訴我們:你不是要比別人強 10%,而是要強 1000%。你比別人強一點根本沒有用,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別人強很多。
站在山巔,你才能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理解他人的底層邏輯
我挑了<邊界感的本質,是對所有權的認知>這篇文章作為分享。相信大家對於「邊界感」這個詞並不陌生,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與人相處時,和對方所保持的距離。一旦我們超過對方所能承受的程度一點,他就會往後退。
而作者認為,邊界感的本質就是對所有權的認知。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我們的,什麼是他人的。我們在自己的範圍內做事,對方也在他的範圍內做事,如果要跨越邊界,就需要先徵求對方的同意。
關係再好,也不能越界
在公司裡,一個有邊界感的人,會知道有些決定應該由上司來做,有些決定應該由員工來做。如果要跨越邊界,就需要先徵地對方的同意。然而,有些人卻意識不到這個問題。
舉個例子,假如今天有一位老闆,公司正處於飛速發展階段。然而,有一天,他的一位得力下屬卻突然決定要辭職。
老闆問:「你做的這麼好,為什麼要離職呢?」
下屬:「因為我太太想離開這座城市,雖然我也很想留下來,但我還是決定和太太一起走。」
老闆:「那就離婚阿,事業比家庭重要多了。」
這個時候,老闆就越界了。沒有意識到離不離歡一應該由別人決定,跟公司沒有關係。這樣講只會讓場面變得更加尷尬。
作者指出,邊界感的本質,無非就是對所有權的認知。我們要知道什麼是你的,什麼是他的。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邊界感都非常重要。很多讓人不舒服的舉動,通常都是因為對方過了界。所以,我們要時刻訓練自己的邊界感,注意不要侵犯別人的邊界,這是一個成年人應有的基本修養。
社會協作的底層邏輯
在這個篇章,我挑選的是<掌握稀缺資源,就擁有財富分配權>這個段落。作者指出,若我們想擁有更多的財富,就要讓自己在整個交易鏈上變得更加稀缺。
舉例來說,同樣一碗麵,在門口的連鎖點只要 100 元,但在機場的連鎖餐廳卻要 400 元。憑什麼機場的麵就這麼貴?我們氣得找老闆理論。
但,大多數錢其實都被機場的店鋪出租商賺走了,店家其實也沒賺多少。
機場的店鋪出租商為什麼能收這麼貴的租金?因為他掌握著稀缺資源,所以擁有分配財富的權力。大一點的機場,每天的人流量可以高達好幾萬,而且坐飛機的人群相對高端,所以,機場可以規模化觸及高端人群。這,就是稀缺資源。
所以如果有人嫌租金太貴,他大可以找下一個承租品牌,後面還有一堆人等著入場呢。老話一句:「誰掌握需缺資源,誰就擁有財富分配權」。
勞動可以創造財富,創造財富很重要,但是財富應該怎麼分配、誰應該比誰更有錢這件事,並不是由創造財富的人決定的,而是由掌握稀缺資源的人決定的。只有不斷讓自己變得稀缺,你才能擁有財富分配權,獲得更多財富。
時間管理三層次
最後想補充一下關於書中提到時間管理的部分。由於我本身對這一塊也小有研究,所以對作者在書中提到的這些觀念相當有感,想藉機和大家做一下重點整理:
作者提出,要做好時間管理,要可以對時間進行分層次管理。下方提供大家書中提出的三個時間管理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以年為單位的時間管理。
每年一月的時候,作者會制訂新一年的行動計劃,並且審是去年的實施情況。計畫內容包括:
- 職業/生活目標
- 我的強項/弱項
- 具體的支持活動
只有制定了一年的計畫,作者才知道當有朋友約唱歌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拒絕,才會知道晚上是不是應該放棄看電視而去研讀邏輯,才會知道要定期在網路上購買書籍,終身學習。以年為單位的「有目標的」時間管理,替作者省下來的是好幾個月的時間。
第二個層次是以天為單位的時間管理。
老天很公平的給了每個人每天 3 個 8 小時。第一個 8 小時,大家都是在工作;第二個 8 小時,大家都在睡覺。人與人之間的區別都是第三個 8 小時創造出來的。
如果你每天花 3 小時上下班、2 小時吃早中晚飯、1 小時看電視,那你自由支配的時間就只剩 2 小時了。你可能會非常節省的用它來陪女朋友看電影、或者健身、唱歌、打打遊戲。
但是如果你能從交通、睡覺、吃飯上分別省初一些時間並把它們花在學習上,你的學習進步速度將是驚人的。如果你把這些時間花在拓展交寄、鍛鍊身體、參加公益上,你的人脈增長速度也將是驚人的。
第三個層次是以小時為單位的時間管理。
我們人和 CPU 一樣都是分時系統,只不過晶片上每秒分成上億分,人類一小時分成四五份。每一刻時刻我們只能做一件事情,如果被打斷再轉回來的時候,就會有一定的時間被浪費在回憶剛剛在做甚麼、做到哪裡。
所以,我們需要鍛鍊在不同事務之間迅速切換的本領,這樣就會更加有效的利用每一個小時的時間,在每一個時間段裡做到 100% 的專注。這需要我們借助工具,把事情分為「輕重緩急」,然後按照規律去依次處理。
時間管理,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從 17 分鐘裡省出 17 秒,而是判斷這 17 分鐘值不值得用於做某事,以及如何用 17 分鐘省下 17 個小時。
我的看法
其實作者在這裡提出的時間管理概念和我正努力實行的系統大同小異。在每年初針對自己的能力和大方向做好規劃與目標制訂是一件很有用的事,可以讓你在一年當中都有具體的方向前進。
而對於每天的規劃,我在閱讀這本書之前也已經進行了好一陣子,透過事先將當日要做的事情做排序與規劃,能夠讓我更好的完成這些事情,拉高效率。
我收穫最多的,是用「小時」來管理時間的觀念。我先前僅僅是將要做的事情稍加排序,雖說在效率上有所提升,但有時會無法精確的掌握我的時間,造成提早完成而使產能空轉、評估錯誤已導致行程延誤等等。
但在我學到用「小時」來做管理之後,我現在會將每天切分得更細,更具體的規劃我的待辦事項,利用 Notion 這套工具,讓我的時間管理系統更易於使用。雖說僅實行短短幾天,但我已經充分感受到,我的產能又再次迎來更大的解放,可以於一天當中做更多事。
總結
我會給這本書 4.5 顆星的評價(滿分 5 顆),雖說這本書已經寫得極其精彩,但我沒能像閱讀其他 5 星好書時從這感受到 A-ha moment,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事情。
不過,書中的五大段落,不同種類的底層邏輯真的非常精采。豐富的案例和易懂的生動解釋都讓我在閱讀的時候十分流暢。並不會有難以理解書中內容的情形。
總結來說,我會覺得是一本在思維建立上很好的一次蛻變。不僅僅是書中那些豐富案例,更多是讓我建立起對任何事都要抱持著思考、邏輯與查看本質的這個心態。看事情,千萬別只看表面,眼見,不一定為實,透過邏輯思考與開放的心態,去找出真正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