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大人學做事做人》的讀後心得。這本書是由大人學的創辦人 Joe 和 Bryan 合著,我很喜歡這兩位看事情的角度和思考邏輯,所以基本上他們出的每一本書我都有看,上一本《大人學破局思考》也十分精彩。
讀這本《大人學做事做人》是在我實際工作約莫一年後,從職場工作者的角度去吸收這兩位前輩的想法和經驗又更加深刻,在職場上如何拿捏和主管、同事的距離? 如何看懂局勢? 老闆內心到底在想些甚麼?
不得不說,我還蠻慶幸自己學生時期就經常聽大人學的 Podcast 和閱讀兩位創辦人的著作,讓我即使只是個職場新鮮人,但卻能快速讀懂部門空氣,知道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貢獻,在適應環境上幫了我很多忙。
也因此我在閱讀《大人學做事做人》時,也順帶覆盤了我這一年的工作表現和待人處事的方式,更客觀的明白自己的不足!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和大家分享令我印象最深刻的 2 個章節,以及我的個人觀點,最後於文章結尾處替這本書做個簡單的評價與總結。
看完文章後,你會有以下三點收穫:
- 善用「25%法則」找出個人優勢
- 證明價值,自然升職
-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與總結

善用「25%法則」找出個人優勢
「其實我的專業能力沒有那麼好…」、「好像找不出自己身上有哪些特別的亮點」、「寫完履歷才發現原來我這麼平凡…」
我想多數人都曾經有過類似的想法,總覺得自己既沒有學歷也沒有足夠亮眼的專業能力,導致在寫履歷或想向面試官 promote 自己時陷入不知道要說什麼的窘境。
作者在書中寫道,哪怕是那些在某個領域已經是菁英的人,還是會覺得自己平平無奇,說不出具體的優勢。而面對這樣的狀況,他分享了亞當斯的「25%法則」,幫助我們找出自己的亮點。
無法成為領域中的前 10% 該怎麼辦?
25% 法則是由史考特.亞當斯所提出的,他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因為想自行創業,於是開始盤點自身的專業能力。
他的朋友告訴他,一家公司若想在市場上存活,就必須成為該領域中的前 10% 才行。但亞當斯綜觀自己所有的技能,發現竟然沒有一項可以名列前 10%。
雖然他會畫畫、很有幽默感也懂得觀察別人,但充其量也只是比大部分的人好一點點而已,遠談不上頂尖。
但如果他結合了其中三項前 25% 的技能,是不是就能成為這三合一領域中前 1% 或 2%的佼佼者呢?
0.25 x 0.25 x 0.25= 1.6%
所以他把畫畫、幽默感和很會觀察人這三項技能結合起來,創作出了四格漫畫「呆伯特」,結果爆紅,成為最受歡迎的漫畫之一。
說實話,我們多數人都像亞當斯一樣,或許在許多技能上都有不錯的表現,但要說厲害到足以擠進前 10% 又有好一段距離。
可如果我們能把這些表現不錯的技能疊加起來,另闢戰場,我們也能像亞當斯一樣走出自己的道路。
我的觀點: 成為跨領域人才
我很同意作者的觀點,甚至說我從以前就一直是以這個 25% 法則來規劃自己的人生。
也許是少年早成,我很早就知道自己不是漫畫或小說中的主人公,在某個專業領域有著他人難以企及的天賦。
雖然腦子靈光、成績不錯,但比起那些學霸差的遠;身體天賦不錯、肢體協調,但和一些厲害的選手交手過之後,我便知道自己就算苦練五年十年也追不上;
其他像是表達能力、語言天賦等等,即使都有平均值以上,但卻沒有任何一項是能讓我傲視群雄,以此為飯碗的。
那我該怎麼辦呢? 很簡單,把這些技能集結起來,打造成屬於我本人的獨門優勢。
既然知道我無論哪一方面都不足以獨當一面,那我何苦在某一條路上撞死呢? 試著找出這些技能中的共通性和發展性才是重點。
於是在我摸索數年之後,我認為在將來我要打造的核心技能有以下幾點:
- 簡報表達力
- 英文能力
- 寫作能力
- 科技業 Know-how
沒錯,會做簡報不稀奇;英文能力也是基本;文章只需多花時間練習也能寫的不錯;科技業的 know-how 只要在產業待得夠久,你也能學到些甚麼。
但當我今天把這些東西整合起來,我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以「分享科技業 know-how」的創作者,除了經營部落格之外,還能夠成為講師,四處分享我在科技業的職涯或經營部落格的心法。
甚至我可以將部落格視為我的作品集,在業界找工作時,展現我的專業能力,同時藉由出色的簡報表達和英文能力爭取到更好的工作和薪水…
哪怕任何一項都不是頂尖,但我有自信能進步至前段班的水平。種種技能疊加起來,不敢說成為前 1~2%,但總歸是有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競爭力。
你會的技能越多,平均能力越高,就能有更多的組合和發展機會。跨領域人才也是近幾年很紅的名詞,我也會建議大家如果工作之餘還有時間進修,千萬別錯過打造第二專長的機會。
也許默默耕耘個幾年,當你的專業技能和第二專長都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會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證明價值,自然升職
在這裡作者分享了一位學員的故事,這位學員在後勤職位工作了三年,自認已經熟悉工作且表現不錯,想趁著公司開放職位調動的期間,申請轉到前線工作。
可結果卻被公司因「年資不足」而擋了回去,於是跑來向作者請教該如何讓公司破格轉調。
作者卻認為,問題也許不出在「年資不足」,在這個講求能力和貢獻的世界,只要你夠格,就算你年資不到一年,老闆也會把你拉到適合的位置。
所以問題是: 沒有展現出足夠的價值,讓老闆願意把你升到理想的職位。
升職背後,老闆的考量是什麼?
這裡作者建議大家應該要從老闆的角度思考,今天他如果讓你升職,對你的期望是什麼? 背後又有哪些問題?
第一,老闆肯定是希望你升職之後能適應新的任務,並做出貢獻(越快越好)。
所以你要做的不是證明自己能把現有的工作完成的很好,而是要展現一些和新職位有關的能力,告訴老闆: 我已經具備勝任新職位的能力,讓他放心將工作交給你。
第二,如果真的年資不足,如果老闆升了你,引起其他同事不滿,辦公室氣氛差,甚至是有人來找他抱怨的話該怎麼辦? 除非你的能力優秀到讓老闆願意為你扛下這些不滿,不然誰會想沒事找麻煩呢?
所以說,本質上還是要看你這個人,能力是否足夠優秀,有足夠的價值讓老闆願意讓你接手新的任務。雖然很白話,但作者的標題確實一語道破了職場的本質: 證明價值,自然升職。
我的觀點: 職場就是能力至上
這裡指的能力,不單單只是專業能力,還有你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一個能服眾且能力極強的部屬,沒有老闆會讓他一直待在基層的,就算他年資不夠又怎樣? 老闆要的是能為公司解決問題的人,能力大過一切。
但當然啦,還是有一些公司的風氣較為詭異,比起工作表現,更看重你搞職場政治、拍馬屁的能力…這個我就撇除不談,但在一間價值觀正常的公司,往往會優先考慮員工的能力。
所以當今天你發覺職涯卡關的時候,除了檢視一下是否為公司風氣的問題,也應該看看自己的技能,是否已經停滯不前好一段時間? 如果今天升職的真的是你,你有辦法短時間內適應並有所表現嗎?
如果答案不是那麼肯定,那麼你該好好靜下心來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了!
總結: 做事,才是職場做人的根本
我會給這本書 5 顆星的評價(滿分)。
萬法不離其宗,想在職場上混的好,最關鍵的還是你能否把老闆交辦的事情做得漂亮。當今天你能力出色,受老闆倚重,其他人自然會更願意和你交談、溝通。
這時只要你適時的幫對方一點忙,或是在同事有困難時伸出援手,那麼你的職場人際關係絕對差不到哪裡去。
相反的,如果你能力不到位,即便天天幫大家訂飲料打雜,也很難得到認同和尊重。職場是個很現實的地方,「互惠」和「展現價值」才是能讓你職涯順利的關鍵。
這本《大人學做事做人》透過豐富的案例和分享,告訴讀者們,在職場上,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老闆和同事。
我由衷建議所有的職場工作者都應該看一看這本書的精采章節,若能想通且落實正確的觀念,我想日後的職涯肯定會更加順利…
以上就是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讀書心得啦!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用 Email 或社群聯繫我,我一定會盡快回覆!
也歡迎大家訂閱我的電子報!目前的規劃是每個月寄出一封當月文章總覽,並和大家分享我這個月的工作與學習心得!讓我們一起成長吧!
P.S 我現在有和博客來簽署聯盟行銷合約,如果你看完文章後覺得心動,想購買此書的話,不妨透過這個連結前往博客來官網購買。不用擔心,你不需要額外付錢,而是原本的買書錢中,博客來會分潤部分金額給我,就當作支持我的創作吧~